亞太區股市連續兩日急漲,聯儲局無限量QE的行動初步令淡倉有所收斂,配合
- 早前極高的避險情緒;
- 短期急速大幅度的跌勢;
- 歐美國家對疫情開始重視,並開展部局封城計劃;
- 美國通過2萬億美元財政政策,都為超跌的股市帶來反彈。
美國道指日前大升超過11%,而恒指亦連漲兩日,市場開始有聲音是次跌勢是否已見底。我們維持早前的判斷,在全球央行前瞻性的貨幣政策下,金融市場短期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機會較低,資產價格在短期超跌後出現反彈也是可以預期,而反彈幅度一般是跌幅的0.382倍/0.5倍及0.618倍。
更關注歐美國家疫情
不過我們更關注疫情在歐美國家的持續性,而今年全球經濟衰退亦迫在眉睫,無限量寬或為股市帶來短期最後的盛宴。我們認為在趨於零的利率及大額量寬的支持下,未來行情將出現分化,而具有業績增長潛力(雲業務)、擁穩定現金流及現金儲備(教育、物管)、受惠國家政策(CRO、生物製藥、5G電訊設備)或消費模式轉變的行業(在線醫療、在線消費)估值將進一步提升。我們亦留意到這些股份的抗跌力及反彈力度也是強於整體大市。
道指出現較大的單日升幅,往往都出現在熊市時期,這也符合股市的運行規律。大多數情況下,牛市保持慢升格局,而熊市的跌勢會比牛市大,在一輪恐慌性的拋售下,因為潛在沽壓減少,因此很容易出現技術性的大型反彈。如果參考歷史數據,其實美股在未來的三至六個月亦較大機會出現第二輪的下跌。

如果從技術走勢看,標普500指數自2000年只有兩次明顯跌穿200周平均線,而兩次正正是00年科網股泡沫及08年金融海嘯。過去兩次跌市中段,標指亦曾反彈至200周線,然後才出現最後跌浪。目前標指已明顯跌穿200周線(2665),我們相信今次反彈有望升抵200周線,亦接近本輪跌浪0.382倍的反彈比率。
反彈源於極度悲觀情緒的緩和
聯儲局在3月23日動用全部貨幣政策工具,包括每天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按揭抵押證券(MBS),不設額度上限、將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便利(MMLF)的合格抵押品範圍擴大至地方政府需求可變利率債券和銀行存單;將商業票據融資便利(CPFF)的合格抵押品範圍擴大至A2/P2/F2級商業票據;開展定期資產支援證券借貸便利、一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及二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
最近兩日高息債CDS價格及商業票據利差升勢有所收斂,措施有助纾緩金融市場緊張的流動性。不過,由於高息債CDS價格及商業票據利差基本上已升近08年金融危機的水平,或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投下不信心的一票。
我們相信股市的反彈源於極度悲觀情緒的緩和,而非基本面的改善。貨幣政策能夠緩和流通性風險但不能解決疫情引發的經濟風險。美股十年牛市的穩定性受到破壞,其外溢效應將會傳導至香港股市,港股難以獨善其身。在策略角度,維持多看少做的態度,但我們相信具有業績增長潛力(雲業務)、擁穩定現金流及現金儲備(教育、物管)、受惠國家政策(CRO、生物製藥、5G電訊設備)或消費模式轉變的行業(在線醫療、在線消費)會在反彈行情跑出。



相關新聞:疫情衝擊超08年 港股盈利預測下調壓力大 | 顏招駿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