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震】5月26日約凌晨時分,北京門頭溝區發生了3.6級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北京市地震局的官方微博表示,該地區自1970年以來,也發生過類似強度的地震有2次。
北京地震:北京門頭溝區發生3.6級地震
北京市地震局:類似強度曾發生過2次
北京市地震局於5月26日在其官方微博發帖文表示,「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6日0時54分北京門頭溝區(北緯40.04度,東經115.95度)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8公里)」。
(Photo : 北京地震局)
北京市地震局表示,自1970年以來,在門頭溝區20公里範圍內曾發生過黎克特制3級強度或以上的地震有2次,連同這次共3次。分別是1985年11月21日的北京門頭溝區4.2級地震、1997年10月29日北京海淀區3.3級地震。當局表示,是次地震屬正常活動,並稱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呼籲廣大網友放心。
近年(2015-2020)的中國地震史
- 2015年7月3日的皮山地震,震央處於新彊,強度達6.5級
- 2016年11月25日的阿克陶地震,震央處於新彊,強度達6.7級
- 2017年8月8日的九寨溝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7級
- 2017年8月9日的精河地震,震央處於新彊,強度達6.6級
- 2017年9月16日的庫車地震,震央處於新彊,強度達5.7級
- 2017年9月30日的廣元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5.4級
- 2018年12月16日的宜賓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5.7級
- 2019年2月25日的自貢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4.9級
- 2019年6月17日的宜賓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6級
- 2019年9月8日的內江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5.4級
- 2019年11月25日的靖西地震,震央處於廣西,強度達5.2級
- 2020年1月19日的喀什地震,震央處於新彊,強度達6.4級
- 2020年2月3日的青白江地震,震央處於四川,強度達5.1級
- 2020年5月18日的巧家地震,震央處於雲南,強度達5級
根據記錄,中國這5年來發生最4.9級強度或以上的地震共14次,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新彊一帶。
延伸閱讀:卡拉OK夜總會等5月29日重新營業 | 限聚令生效至6月4日 | 宗教聚會可豁免
延伸閱讀:中三至中五學生明日復課!楊潤雄:學校可按校本需要彈性分配上學日數
甚麼是黎克特制地震震級表?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表(Richter magnitude scale)是一種表示地震規模大小的一套標準,共分成9個等級。
- 少於2級,地震強度屬極微,一般人無法察覺
- 介乎2至3級,地震強度屬微小,一些人能略微感覺到,不損建築物
- 介乎3至4級,地震強度屬微小,大部分人有感覺,但很少造成傷害,室內物體晃動明顯
- 介乎4至5級,地震強度屬輕微,大多數人有感覺,有機會造成最少損傷,室內物體晃動明顯,物物可能會打翻
- 介乎5至6級,地震強度屬中等,每個人都感覺到,對建造不佳的建築物引起不同嚴重程度的損壞
- 介乎6至7級,地震強度屬強烈,對一定數量的建造優良的建築物造成損壞,於震央區有強至劇烈搖晃。
- 介乎7至8級,地震強度屬重大,導致大部分建築物損壞,有的部分或全部倒塌或受到嚴重損壞。
- 介乎8至9級,地震強度屬極大,非常大的地區都感受到,建築物嚴重損壞,其結構可被破壞。
- 大於9級,地震強度屬極大,震動能延伸至遙遠地方,地面地形有永久性變化,所有建築物嚴重損壞或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