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爆發第3波疫情,市民的活動選項再次逐步收窄。在新冠肺炎再次爆發的情況下到底進行哪些活動最為高危?
世衞列新冠肺炎11種症狀 8成確診者有同一症狀 檢測服務邊到有?
活動風險排行:游水風險低過返工
德州醫學組織(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制定出活動風險評估,並根據活動中的參與者可採用的防疫措施、活動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進行和參與人等因素,去列出活動風險排行。而排行如下:
不同運動的風險排行:
活動 | 風險 | 風險等級 |
打網球 | 低 | 2 |
露營 | 低 | 2 |
結伴散步 | 低中 | 3 |
跑步 | 低中 | 3 |
踩單車 | 低中 | 3 |
打高爾夫球 | 低中 | 3 |
去沙灘 | 中 | 5 |
去公眾泳池 | 中 | 6 |
去籃球場 | 中高 | 7 |
踢足球 | 中高 | 7 |
去Gym房 | 高 | 8 |
去大型運動場 | 高 | 9 |
不同日常活動的風險排行:
活動 | 風險 | 風險等級 |
外賣自取 | 低 | 2 |
買日常用品 | 低中 | 3 |
在遊樂場嬉戲(1小時) | 低中 | 4 |
到商場購物 | 中 | 5 |
辦工室內工作(1星期) | 中 | 6 |
坐飛機 | 中高 | 7 |
餐廳內進食 | 中高 | 7 |
出席宗教活動(500人或以上) | 高 | 9 |
酒吧消遣 | 高 | 9 |
車船口罩令周三生效 拒戴口罩最高罰款5000元 兩類人士不受限

去籃球場打籃球為高危活動。 (圖片 : 香港中通社)
保持社交距離最為重要
德州醫學組織未有解釋為何到籃球場打籃球比游水風險高,但根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公共衛生科教授Dr. Carlos Crespo指出,其實風險評估當中關鍵是社交距離。
Dr. Carlos Crespo亦表示其實打籃球比游泳,所涉及的身體接觸多太多。打籃球在比賽或進行活動時,不可在限制社交距離下進行。但游泳卻可在已分隔的線路下進行,能確保參與者之間相距社交距離。
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在香港的最新情況,將於7月15日起暫停開放所有康樂和文化場地和設施,直至另行通告。暫停開放的設施包括:
所有戶外康樂場地及設施:
- 網球場
- 草地滾球場
- 運動場
- 牛池灣公園射箭場
- 石澳障礙高爾夫球場
- 屯門康樂體育中心
- 草地球場
- 人造草地足球場
- 硬地球場
- 門球場
- 乒乓球枱
- 燒烤場
- 極限運動場
- 滾軸溜冰場
- 滾軸曲棍球場
- 滑板場
- 戶外健身設施
- 模型車場
- 模型船池
- 單車設施(單車通道除外)
- 露天劇場
- 公眾游泳池
- 泳灘
- 水上活動中心
- 度假營
- 貝澳營地
所有室內體育設施:
- 體育館
- 壁球中心
- 羽毛球中心
另外還有:
- 所有公共圖書館及其自修室。
- 所有設於圖書館和三個港鐵站的還書箱及位於港島東體育館休憩處、香港文化中心和大圍村南道的自助圖書站
- 所有博物館、表演場地和音樂事務處的音樂中心
但康文署轄下公園的靜態康樂設施(如大草坪及公園座椅等),以及公園的戶外緩跑徑仍會維持開放,想出外活動的市民要忍耐一下了 。想了解更多可瀏覽:康文署最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