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調查2022】移民成為近年香港人熱門話題,隨著多個國家推出不同移民政策,美聯就移民方向發表分析,發現香港人於新常態緩和下再成熱話,當中首季查詢量增加4成,並指出墨爾本東部以及英國Surrey成移民「新寵」。
移民調查2022|移民潮料持續至暑假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表示,根據數據顯示,自2019年修例風波後,香港錄連續兩年半的人口淨流出,2019年底至2021年年底,3次統計累計人口淨流出達13.38萬人,當中2020年,錄得9.64萬人淨流出。
至於2021年淨流出臨時數字則為2.73萬人,雖然數字減少,但相信今次移民潮,至少會持續今年暑假才有望紓緩。
移民調查2022|移民查詢量增近4成
鄭天殷續指,據公司數據中,香港人過去數年偏向「移民不移居」,但最近熱潮慢慢減退,而且趨勢似有改變,漸漸變成考慮「移民又移居」。美聯移民首季接獲客戶查詢量,較去年第4季多出近4成。多達60%家庭客戶,均傾向以BNO簽證移民英國。
亦有不少年齡介乎20至40歲的客戶,會考慮以讀書或工作簽證形式,移民澳洲或移民加拿大,佔比分別約20%及10%,同時他們均有查詢當地物業情況作自住用途。
移民調查2022|香港人「移民又移居」意欲增加
另一方面,美聯環球較聞時亦於網上進行環球物業講座,並進行問卷調查,查詢近300名參加講座的港人的移民意願。約57%的受訪者表示有意移民外國生活,較去年5月份所做同類型調查的52%升約5個百分點。
於該57%受訪者中,查詢的大多是需要「坐移民監」的地區,如英國、澳洲及加拿大等,當中約62%受訪者更有意同時在海外置業,反映港人「移民又移居」意欲增加。
移民調查2022|樓價是移民海外置業主要考慮
除了樓價外,生活文化及環境等因素,亦是移民時考慮的重點之一。
- 約9成受訪者認為,「樓價」是於海外置業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
- 約62%是「交通網絡」
- 約58%是「生活環境」
由於主要城市一般競爭激烈,生活成本高昂,美聯方面指,愈來愈多客戶移民時會考慮在近郊地區居住,減輕經濟壓力。

移民調查2022|料環球樓市上半年升約3%或以上
環球樓市方面,美聯集團助理董事(企業拓展)梁柏基表示,反映17個全球熱門城市樓價的「美聯環球樓價指數」,截至去年底止報177.61點,按年計升近8.7%,相信主因是疫情期間全球聯手「放水」刺激經濟,令資金持續流入各地樓市,帶動環球樓價節節上升。
至於今年首季,「美聯環球樓價指數」按季料升約2%;上半年則估計升約3%或以上。

移民調查2022|買家由傳統一線轉至新興城市
值得一提近年各國一線城市的樓價漲幅,明顯落後於新興一線城市。另一方面,由於踏入後疫情時期,不少人士實行Work From Home,對住屋環境要求較以往高,令不少買家由傳統一線城市轉投至其他新興城市。
以2016年第4季起至2021年第4季這5年的樓價指數作比較,不少一線城市升勢有所放緩,期內倫敦樓價僅升約20%,反觀:
- 曼徹斯特升約50%
- 伯明翰升約39%
- 墨爾本升約30%
形容「追落後」走勢已經形成。

移民調查2022|澳洲移民:墨爾本Clayton成「新寵」
梁柏基又指出,以墨爾本為例,近期墨爾本東部地區成為港人於澳洲的「新寵」,詢問度大增近1倍。當中Clayton擁完善配套,如設有香港式超市及大型購物中心等,且學術氛圍濃厚,深受自用及投資者歡迎,而區內亦設「QS世界大學2021年」排名第55的Monash University。
移民調查2022|澳洲移民:維州提供印花稅寬免
而墨爾本所處的維州提供印花稅寬免,現時至6月30日前簽署並登記買賣合約,購入落成12個月或以上的100萬澳幣內新現樓項目,可享100%印花稅減免;而100萬澳幣內的樓花或新現樓項目,亦可享50%印花稅減免,對澳洲樓市起提振作用。
移民澳洲|BIIP簽證減至4個!兩大稅項+4項測試判斷要否交稅|移民大事
移民調查2022|英國移民:伯明翰樓價只及倫敦的28%
除此之外,英國新興城市同樣值得看高一線,當中包括伯明翰擁6所大學,伯明翰大學更於2020《衞報》年排名中位居全英第16位,令伯明翰成為倫敦以外最大的高等教育中心。
又指出,伯明翰樓價升幅雖凌厲,但伯明翰樓價只及倫敦樓價的28%,當地更受惠於政府的「大城市發展」計劃,未來樓價升幅可期。
移民調查2022|英國移民:Surrey亦成熱門地區之一
另根據英國港僑協會於去年6月發布的《港人來英熱門地點分析報告》,Surrey是相對較少港人留意、但同樣是近期較熱門之移民地區之一,排名第8位。當地屬倫敦周邊地區,距離倫敦市中心約1.5小時車程。
移民英國搵工|調查:全職人工、兼職時薪都增加!5大最易搵工城市必知
移民調查2022|十大香港人移民英國熱門落腳地
第10位 | 沃靈頓(Warrington) |
第9位 | 愛丁堡(Edinburgh) |
第8位 | 薩里(Surrey) |
第7位 | 牛津郡(Oxfordshire) |
第6位 | 諾丁漢(Nottingham) |
第5位 | 布里斯托(Bristol) |
第4位 | 雷丁(Reading) |
第3位 | 伯明翰(Birmingham) |
第2位 | 曼徹斯特(Manchester) |
第1位 | 大倫敦地區(Greater London) |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