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2022|移民放盤、息口趨升、疫情不穩及新盤搶灘將持續困擾二手市場,令價量齊跌的情況延續,短期暫恐難有起色。
樓市走勢|全港50個指標屋苑呎價跌勢未止
綜合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所得,2022年七月全港50個指標屋苑的加權平均實用呎價跌勢未止,較六月的14,934元再跌0.3%,報14,887元,創近4個月以來新低,亦為年內次低。至於今年首7個月,樓價累跌3%,而若與去年八月的歷史高位比較,則累跌5.3%。
新界區指標屋苑價跌幅最大
細看全港三區樓價,2022年七月份錄得兩跌一升的情況。當中:
- 港島區8個指標屋苑的加權平均實用呎價逆市升2.3%,報18,479元。
- 九龍區21個指標屋苑的平均實用呎價跌0.7%,報15,884元。
- 新界區21個指標屋苑平均實用呎價跌幅最大,按月跌1.0%,報12,724元。
紅磡海濱南岸實質跌幅最大
列入觀察名單的50個指標屋苑當中,上月樓價報跌的屋苑有25個,佔整體比率剛好一半,另25個則有所上升。
當中,上月樓價錄得實質跌幅較顯著的屋苑包括紅磡海濱南岸、馬灣珀麗灣、元朗Yoho Town及大埔太湖花園,分別錄8.7%、8.2%、6.1%及6.1%的實質跌幅。
大埔中心實質按月升近一成
至於錄得樓價升幅較顯著的指標屋苑包括:
- 大埔中心:實質按月升幅9.9%
- 東涌藍天海岸:實質按月升幅5.4%
- 西灣河鯉景灣:實質按月升幅4.5%
- 青衣灝景灣:實質按月升幅4.4%
一手新盤以低價搶灘
美息持續上調令本港加息壓力大增,加上一手新盤以低價搶灘,導致二手市場兩面受敵,無論量及價均受利淡因素影響,總結七月份全港50指標屋苑交投按月再跌8%,僅錄得386宗,除連跌3月外,更創2019年九月以來的35個月新低,並為期內首度跌穿四百宗大關。
港島區交投量跌幅最大
七月份全港三區交投量中:
- 港島區按月挫16%,錄58宗買賣;
- 九龍區買賣也跌1%,全月有170宗;
- 新界區跌幅達11%,僅錄得158宗成交。
樓市成交:沙田第一城交投最旺
月內交投最旺指標屋苑為:
- 沙田第一城,錄得25宗成交
- 湖山莊及美孚新村:各錄22宗買賣
- 太古城:18宗買賣
量價齊跌趨勢將延續至整個8月份
目前市場上的利淡因素,包括移民放盤、息口趨升及疫情反覆持續困擾大市,加上新盤以低價搶佔購買力,均導致七月份二手市場出現量價齊跌的情況;筆者相信上述趨勢將延續至整個八月份,暫時未見有扭轉跡象,也暫難有起色,因此相信八月份指標屋苑交投量仍會進一步受壓,繼續探底。
香港樓價:單月跌幅有機會擴大至1%或
至於樓價方面同樣將持續受壓,包括來自一手市場價格低開的影響,二手業主讓步下,樓價單月跌幅有機會再次擴大至1%或以上。
更多內容:上半年私宅轉手虧損個案695宗!損手率4.8%是12年最傷|將軍澳新都城轉手最賺、平均獲利114.4%
更多內容:香港樓市走勢分析2022|10大樓價跌幅最高屋苑:麗城花園、太古城...平買劈價盤6大注意
交投量升跌視乎通關進展
筆者相信,市場需待放寬隔離措施的效應彰顯,以至更具體的通關部署有新進展,交投量價才能有較大的起色。

作者簡介:陳海潮是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專職樓市數據分析,緊貼市況撰寫研究報告。陳氏經常接受電視、電台及報章雜誌等媒體訪問,並亦在多個網上專欄分享樓市走勢。自1981年成立以來,利嘉閣地產除主營代理業務外,亦精闢分析樓市動向,為大眾提供最新最快的地產權威資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