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匯豐控股】匯豐控股 (0005.HK)一直以「環球金融、全球銀行」模式著稱,但近年經營壓力卻不少。日前,市場上愈來愈多聲音希望匯豐控股分拆亞洲業務,以釋放潛在價值,引起筆者注意。
港股分析|匯豐控股分拆亞洲業務並非空穴來風
細看匯豐控股多年來各地區業績表現,以及派息政策,再結合小股東提出的兩項擬決議案內容,筆者認為想要匯豐控股分拆亞洲業務,也並非空穴來風。
匯豐控股淨利息收入增加
從業績表現來看,匯豐控股2022年全年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48.22億元,按年增加17.6%。主要是因為2022年是全球主要央行加息之年,使得其淨利息收入上升23.1%至326.1億元所致。
其它業務板塊方面,收入則減少17.1%至191.17億元。於2022年,亞洲繼續為最大貢獻地區,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為137.24億美元,按年增12%。
匯豐控股亞洲業務貢獻佔比上升
縱向對比,截至2021年6月底、2021年12月底、2022年6月底、2022年12月底,匯豐控股亞洲業務貢獻的稅前利潤佔比依次爲64%、64.8%、68.7%、78.3%,其佔比持續上升。
釋放超過80億美元的資本
若將其亞洲業務分拆,估計匯豐控股整體可釋放超過80億美元的資本。
事實上,In Toto Consulting Ltd.制定的研究報告估算,分拆亞洲業務可為匯豐控股所有股東提升匯豐集團價值達265億美元。
匯豐控股宣曾被要求取消派息
從派息政策來看,2020年,英國央行據稱是為了加強英國銀行體系資本狀況及應付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要求取消匯豐控股宣佈派發 2019 財政年度第四次中期股息,涉資140億美元,損害股東整體利益。
匯豐控股董事會亦決定,在2020年底前暫停派發所有普通股的季度或中期股息或應計款項,亦不會進行任何普通股的回購。
要平衡中國和西方國家的利益
匯豐控股雖然擁有龐大的資本、雄厚的資金和充裕的流動性,但在局勢極不明朗的時候,要平衡中國和西方國家的利益、減少跨國系統性風險、減少地緣政治風險極其困難,這種地緣政治風險將極有可能傷害匯豐控股在美國、英國、歐洲或亞洲的所有股東利益。
小股東的兩項訴求
再細看小股東的兩項訴求,第一項擬決議案:動議匯豐控股制定、實施和每季度報告旨在通過包括但不限於分拆、戰略重組、結構重整其亞洲業務等方式,以提高匯豐控股的價值之計劃和策略。
制定並實施長期穩定股息政策
第二項擬決議案:動議匯豐控股制定並實施長期和穩定的股息政策,並在匯豐控股有足夠可分配利潤的前提下,向股東派發2019冠狀病毒疫情前同等水平的股息,即(按季度支付)不低於每年每股0.51美元的股息。
長遠保障股東利益
「分拆」並不是唯一動議,「戰略重組、結構重整其亞洲業務」等方式亦在考量範圍內,其目的是希望匯豐控股進行結構性改革,從而降低影響匯豐整體業務增長和盈利能力的地緣政治風險,以提升匯豐價值,確保可持續增長,並長遠保障股東利益。
避免出現英倫銀行阻派股息事件
而關於第二項動議,匯豐控股本為傳統收息股,具有穩定派息政策是股東的合理期望。
匯豐控股制定長期和穩定的股息政策,以避免出現英倫銀行阻派股息事件,才能很好的穩定股東信心,保障小股東利益,以推動匯豐控股實現長期及可持續增長。
編按: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未持有上述股份
更多港股分析/投資入門內容文章
更多鄧聲興《有聲有識》文章

作者簡介:鄧聲興為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管理合夥人、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亦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金融服務界)、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多家上市公司執董。他從事多年金融、投資、證券行業。同時擔任電視台、電台、網站股市的評論嘉賓,並在多間報社及財經雜誌的擔任專欄作家。他相信價值投資需要耐性,時間證明策略能夠降低風險並提升報酬率。由於效率市場理論,市場有機會出現高估或低估真正價值,重要的概念是確定內在的價值。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