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最近「懶女孩工作」一詞在美國社交網絡廣傳,主要是指可以讓人達成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盡情享樂的工作。《香港財經時報》整合詳細資訊。

職場攻略|美國新興「懶女孩工作」

根據CBS報導,美國最近新興「懶女孩工作」(#lazygirljob)一詞。詞語主要是指可以讓人達成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盡情享樂的輕鬆工作。這個詞語最初是由一位26歲的美國女子Gabrielle Judge發明,今年5月下旬,她在社交平台上載一段影片,把「低壓力、完全遠程、幾乎沒有監督、高薪的工作」稱為「懶女孩工作」,並鼓勵大家追求這種文化。

懶女孩工作可以安靜辭職

Gabrielle Judge在影片中表示,這種工作能夠安靜辭職(Quiet Quit),例如科技公司的非技術職位,可以遠程辦公(Work from home)、工作時間靈活,年薪在6萬至8萬美元之間,有時為員工提供股權。這類工作,讓員工能支付基本生活費用,並平衡工作與育兒等其他任務。她亦補充,銷售經理和客戶經理等都符合要求。

懶女孩工作簡單不繁複

其他從事「懶女孩工作」的年輕網民都分享相同想法,表示日常工作只是:「複製貼上相同的電子郵件,每日接聽3至4個電話,然後便能享受超長的休息時間,也獲得一份不錯的薪水。」

不應用工作時數衡量完成工作量

雖然Judge提出了「懶女孩工作」的概念,但她認為這不代表懶惰放任,而是對「大辭職時代」的一個新挑戰。傳統觀念或會認為「打卡工時數=完成的工作量」,但她跟職場專家都認為員工愈來愈要求靈活的工作條件。Judge憶起以前做當顧問時每週要工作50至60小時,工時太長最後損害了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Judge認為,在遠程工作中,自主性和靈活性已成為可能,並且心理健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因此疾病不應成為工作一部分。在她眼中,理想的工作通常滿足以下標準:安全感(沒有長時間輪班、艱苦的通勤或危險的工作條件);允許遠程或混合辦公;合理的薪酬;工作與生活平衡。工作環境健康,讓員工有時間優先考慮自己的事情。

重新定義工作應該做什麼

Judge表示,如果跟傳統的工作場所相比,她所說的一切都會認為是懶惰的。但「懶女孩工作」並不是不努力工作,而是她特意用「懶」這個字眼去對抗「有毒」的工作環境。它背後的主要思想其實是:重新定義工作可以且應該是什麽。

應專注於最符合個人優先事項的努力

她跟《商業内幕》透露,她發起這一趨勢是想鼓勵優先考慮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我真的希望人們明白我們的時間是如此寶貴,應該專注於最符合個人優先事項的努力,而不是公司。」

更多職場攻略相關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