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發佈《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預期2026至2028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將較2023至2025年期間減少44%。該行提出對現時市場供應各方面的觀察,並指出在買家置業意欲持續減弱,加上發展商在高利率環境下面對融資壓力下,從賣地數目到工程動工量都有很明顯的放緩趨勢,預計在樓價前景黯淡的情況下,這種趨勢將會持續。
2026至2028年落成量減44%
政府數據顯示,私人住宅動工量顯著減少,由2020年的21,495伙跌至2022年的12,254伙。儘管今年首9個月動工量略見回升至13,379個單位,但考慮到去年因疫情導致部分項目延期,今年出現的反彈幅度較預期低。將過去五年(2019至2023年9月)的動工量與前五年(2014至2018年)比較,供應量的缺口為13,705伙,反映未來三至五數年的落成量將減少。
未來住宅單位動工量進一步下滑
根據仲量聯行數據,2023年首9個月獲批的私人住宅建築圖則所涉及的總樓面面積,僅達到2022年的55%水平,也只相等於2019至2022年每年平均49%的水平。一般而言,項目在獲批建築圖則的一至兩年後會開始動工。這些對應的總樓面面積的減少,意味著未來住宅單位動工量的進一步下滑。
投地氣氛疲弱 私人重建步伐放慢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供應量減少的另一原因是賣地欠佳。他分析指,2023至2024年財政年度的首三個季度,政府售出的地皮預計只能興建1,775個私人住宅單位,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每年7,432伙的水平,甚至不及四分之一。
舊樓重建亦為房屋新供應的另一主要來源,佔2022至2023年財政年度的私人住宅土地總供應量一半,市區尤其顯著。不過,2022年僅錄得22宗強拍申請,較2019至2021年的三年平均29宗低。截至今年9月,土地審裁處僅接獲4宗強拍申請,顯示跌勢持續。
須推出更多措施支持私宅供應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置業意欲持續放緩,加上發展商在高息環境下有融資壓力,對地產發展產生實質影響。在住宅發展週期的每個階段,由賣地數目到動工量,均有顯著的放緩趨勢。由於樓價前景黯淡,我們預期此趨勢將會持續。為了使私人住宅供應機制重回正軌,市場將需要更多支持措施。」
即將推售的部份一手住宅項目
以下整理個單位數目較多、仍在銷售或尚待推出的大型新盤項目資料︰
項目名稱 | 地區 | 單位數目 | 發展商 |
必嘉坊(第1-3期) | 紅磡 | 2,196 | 恒地 |
天璽·天 | 啟德 | 1,490 | 新鴻基 |
啟德海灣I(第2期) | 1,121 | 嘉華 / 會德豐 / 中國海外 | |
承豐道18號(第1-4期) | 2,060 | 中國海外 / 恒地 / 嘉華 | |
承豐道19號(第1-3期) | 1,590 | 會德豐 / 恒地 / 中國海外 / 新世界 |
|
承景街 2 號(第 1-3 期) | 1,305 | 新世界發展 / 遠東發展 | |
十四鄉(第1A-B&2A期) (大埔市地段第253號) |
西貢 | 2,294 | 新鴻基 |
日出康城(第12期) | 將軍澳 | 1,335 | 會德豐 / 港鐵 |
日出康城(第13期) | 2,550 | 信置 / 嘉里 / 嘉華 / 招商局置地 |
|
星堤(第二期) | 屯門 | 1,326 | 新鴻基 / 興勝創建 |
NOVO LAND(第3A-3B期) | 1,303 | 新鴻基 | |
TMTL 518(第1-2期) | 1,323 | 旭日國際地產 | |
The YOHO Hub(第C期) | 元朗 | 939 | 新鴻基 |
2023年10月獲批預售單位數目
地段編號 | 地址 | 地區 | 項目名稱 | 發展商 | 單位數目 |
內地段 第 8755 號 |
香港薄扶林道 86A, 86B, 86C, 86D, 86E, 86F及86G號 |
薄扶林 | MOUNT POKFULAM |
宏安 / 錦華實業 |
7 |
丈量約份 第116約地段 第5384號 |
新界元朗十八鄉路39號 | 元朗 | 待定 | 嘉里 / 萊蒙國際 |
594 |
市場大宗成交個案(2023年10月至11月)
物業及單位 | 地區 | 實用面 (平方呎) |
成交價 (元) |
呎價 (元) |
雲海別墅 1號洋房 |
馬鞍山 | 3,089 | 約8,130萬 | 26,319 |
名鑄 63及65樓D單位 |
尖沙咀 | 2,064 | 約7,120萬 | 34,496 |
揚海 28樓A單位 |
黃竹坑 | 1,420 | 約7,025萬 | 49,470 |
資料來源︰仲量聯行《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
更多樓市走勢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