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不經不覺,陰陽燭整固形態系列筆者已寫了十八篇文章作講解,現已來到本系列的後段,今次會與大家以案例方式進一步探討「低價跳空」,之後再看兩個形態,整固部份便告一段落。
以投資案例探討「低價跳空」
繼而會寫一篇關注整個陰陽燭系列的總結文章,就會進入技術分析的第四個象限「形態解讀」,預算不出兩個月會開展此象限的講解,感激大家一直對筆者撰寫技術分析文章的支持,成為我精益求精的動力。
相信大家有留意到這個「整固形態」系列,與之前的「反轉形態」系列的寫作鋪排有所不同,就是跳出每個形態以一篇文章完成講解,而是用上兩篇,其中一篇附有案例分享,正如今次這篇。
「反轉形態」和「整固形態」
對於「反轉形態」和「整固形態」,不少投資者偏向重視前者,理由顯而易見,視為買賣訊號出現,行動的時機將至。但當「整固形態」出現,預示股指或個股未有方向,需要「等待」行動時機到來,而「等待」的日子多寡,則無從掌握,容易令人感到忐忑。
「輕整固」的心態越來越普遍
「行動」予有有清楚方向之感,因為有事可做,覺得比較實在;但當「等待」的時間越長,越容易使人迷失,忘卻了到底當初在等甚麼,因而形成「重反轉」、「輕整固」的心態越來越普遍。為引起讀者對「整固形態」的關注,掌握這些形態出現的價值,所以筆者用上更多的筆墨,希望能仔細描述此系列每一種形態的用途,以及出現後對投資者的重要性。
在「等待」行動時機出現的時長有所預算
因此,我會刻意將形態屬類,例如說明是整固後傾向利好或利淡後市形態,又會分享每種形態最少由多少枝陰陽燭組成,讓大家在「等待」行動時機出現的時長有所預算。正如上回的「低價跳空」,前文指出包含不少於三枝短身陰陽燭,繼而出現「下跌裂口」(即「跳空」),緊接較常見是長陰燭。
吉利汽車案例分析
如是大家的預算是「低價跳空」最快會透過四枝陰陽燭便完成,即最快的行動時間是四日之後,投資者的方向感會提升。不妨留意吉利汽車(0175.HK)的案例,從2022年8月4日高見18.74元,至8月23日收報16.16元,不足三週累跌近14.00%。繼而從8月24日至9月2日,歷時八個交易日見股價橫行。
初步乎合「低價跳空」構成條件
期內收市位介乎15.14至16.44元,差距7.91%;即或以期內低位15.06元及高位16.68元比較,差距僅增至9.71%,仍是少於一成確認當時股價的確在橫行。表面看來早前累跌近14.00%,與上述橫行波幅9.71%差距不大;但重點是股價下行接近三週後見橫行,15.00元的支持位令期內形成「肩帶」,初步乎合「低價跳空」構成條件。
引證整固形態出現對投資者的重要性
又於下個交易日 (2022年9月5日) 開報14.92元,形成「下跌裂口」,並且此乃全日高位,證明「低價跳空」形態已完成,意味著股價將會延續早前跌勢,已持貨投資者應把握當時的離場時機。倘若輕視此形態的出現而沒有離場,直至10月28日收報8.42元,較9月5日收報14.08元,不足兩個月累跌逾四成,遠超橫行前跌幅近14.00%,再次引證整固形態出現對投資者的重要性。
更多港股分析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