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公布2024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1,651億,較去年同期上升12.2%。首季訪港內地客新造保單保費156億元!按年升逾62%

保監局|首季長期有效業務保費收入總額按年升14%

2024年首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1,443億(上升14%),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1,303億(上升18.8%);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其保費收入為$50億(下跌22.5%);以及退休計劃業務,其供款為$68億(下跌18%)。同一期間,給付保單持有人的申索和利益總金額為$1,018億1 (上升29.6%)。

共發出約22,600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保監局數字顯示,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653億(上升39%),由新造保單保費為$633億(上升45.5%)的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以及新造保單保費為$18億(下跌46%)的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所組成。保險公司共發出約22,600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吸納保費$14億,佔個人業務總額2.2%。

首季訪港內地客新造保單保費156億元

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56億,按年升逾62%,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24%,而2023年第四季則佔35.3%。一如以往,這些保單中約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終身壽險、危疾及儲蓄壽險保險分別佔已發出保單份額的59%、30%和3%。

內地訪客購買個人人壽產品新造保單數目

內地訪客購買個人人壽產品新造保單數目
圖片:保監會
內地訪客購買個人人壽產品新造保單數目

內地訪客購買個人人壽產品新造保單保費

內地訪客購買個人人壽產品新造保單保費
圖片:保監會
內地訪客購買個人人壽產品新造保單保費

一般業務整體承保利潤由5億倍增至10億

保監局數字顯示,在2024年首季,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208億(上升0.9%)和$131億(上升5.3%),已償付申索毛額為$84億(上升12.1%),整體承保利潤由$5億倍增至$10億(上升102.3%)。

直接業務方面,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錄得$153億(上升2.6%)和$103億(上升2.4%)。

旅遊保險及團體醫療業務需求激增

在旅遊保險及團體醫療業務需求激增推動下,意外及健康業務毛保費達到$69億(上升12.4%)。財產損壞業務和汽車業務的毛保費分別為$17億(上升6.7%)及$14億(上升7.2%),部份增幅由於金錢損失(包括按揭擔保)業務毛保費收縮至$5億(下跌42.2%) 而被抵銷。

直接業務的整體承保利潤為$6億(上升61.8%),已承付申索淨額比率從60.5%稍降至58.8%,受惠於財產損壞業務、一般法律責任業務和金錢損失業務因索賠情況改善及準備金下調帶來的正面表現。

分入再保險業務淨保費升17.7%

至於分入再保險業務方面,保監局數字顯示毛保費和淨保費分別為$55億(下跌3.7%)及$28億(上升17.7%),毛保費下跌主要受到財產損壞業務和金錢損失業務因續保收緊及再保險市場業務調整影響,部分跌幅被意外及健康業務的增長所抵銷。由於準備金下調,已承付申索淨額比率由52.9%回落至47.8%,令整體承保利潤大漲225.2%至$4億。

更多保險專區內容

保誠保險聯乘7間本地醫院及醫療機構!預批醫療費用+直付服務

Bowtie五年躋身十大人壽保險公司!力爭三年成香港三大醫保公司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