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隨著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出現2024年捲土重來的跡象,美國、香港和倫敦主要證券交易所之間爭奪新上市的競爭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劇。

IPO市場2024年有捲土重來跡象

新加坡有大量基礎良好、商業模式良好的高素質本地公司,然而,這些公司因不同原因而選擇在海外上市,原因之一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所涉足的產業缺乏多元性,而投資人也在悄悄擔心,如果通貨膨漲具黏性特質,聯準會甚至可能不會降息或僅小幅降息,這將大會損害股票等風險較高的資產。

投資人變得更加厭惡風險

同時,投資人變得更加厭惡風險,對購買的東西也更加挑剔,這使得公司,尤其是規模較小、知名度較低的公司更難向公眾出售股票。這難免對成交不活躍的新加坡股票市場帶來負面的影響。事實上,縱然面對疲弱的資本市場,近日不少新加坡公司正尋求在海外上市,可見這些公司對資金的渴求。

新任總理黃循財望提振新加坡的股票市場

因此,不難明白,何以新加坡接棒李顯龍的新任總理黃循財,在接任總理職位前高調公開表示希望提振新加坡的股票市場,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新加坡交易所,正在研究如何提振新加坡的股市,並已實施多項措施來支持上市。

新交所也試圖透過與泰國證券交易所合作進行預託證券上市來擴大市場准入。預託證券是在當地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外國公司的股票,它為本地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外國股票的機會。

未必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

筆者認為,改善流通量的新交所市場未必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甚至可以達成雙嬴的局面,具中一個原因是,兩地場能覆蓋不同的投資者群體。香港是連接中國內地和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可以吸引來自中國內地和全球的投資者。-而新加坡則是東南亞地區的重要金融中心,可以吸引來自該地區的投資者。

有利於公司未來的融資需求

同時在兩個交易所上市可以增加股票的交易量和流動性,有利於公司未來的融資需求。在亞洲兩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同時上市,可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果公司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可能會面臨較高的系統性風險。在兩個市場上市可以分散這種風險。香港和新加坡的監管環境和政策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公司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更適合的市場。

「雙重上市」戰略可助公司擴大投資者基礎

而這種「雙重上市」戰略可以幫助公司擴大投資者基礎,提高資金籌集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同時也可以分散投資風險。這對於跨國企業和區域性公司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內地希望出海的產業鏈可以借在新加坡上市進入人口紅利甚多的東南亞市場,反之,東南亞的企業也可以依靠香港上市平台進軍中國,善用香港作為跳板拓展大中華區充滿機遇的市場。

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Mirxes為例

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Mirxes選擇來香港上市便是一例。今年5月,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Mirxes重新提交了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招股說明書草案,目前正在考慮在2024年上市。Mirxes成立於2014年,是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A*Star)的一家子公司,專注於基於microRNA的癌症檢測。

中國和東南亞市場是重點市場

CEOZhouLihan表示,中國和東南亞市場是公司近期的重點市場,預計將貢獻30%-40%的收入,該公司專注於研發和推廣針對高危人群的癌症早期檢測產品。公司的旗艦產品GastroClear是獲批用於胃癌高危人群早期檢測的全球首款分子血液檢測產品,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潛在市場上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未來會針對中國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加強銷售渠道建設和品牌宣傳,以提高產品的市場滲透率。

雙重上市是競爭也是雙嬴

雙重上市可以說是競爭也可以說是雙嬴,魚與熊掌能否同時兼得,關鍵在於兩地交易所的戰略安排、資源整合以及執行能力。而有集資意欲的企業只要能夠妥善平衡和管理好兩地的要求,便能真正發揮雙重上市的優勢。

更多理財方法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羅珏瑜為華坊諮詢評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美國評估師協會認可高級評估師(ASA)及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MRICS),軟件工程師學士及財務分析碩士,2019年被美國評估師協會(ASA)評選為年度Rising Star,並於2021年榮獲第三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之創新科技獎,以表揚她把智能估價系統引入市場,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推動業界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