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前瞻:專家點評|近年樓價持續整固,但本港仍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日前一家國際顧問機構一年一度公布「國際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顯示香港的樓價與收入比率,已是連續第14年處於「全球最難負擔城市」的榜首,雖然較2年前有改善,但是最新公布的比率仍然錄得約16.7倍,意味著一個家庭不吃不喝16.7年才能在港置業。

樓市走勢2024|港樓「貴得有道理」

筆者認為,樓價其實是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的反映,觀乎國際級大都會,無論是倫敦、紐約、東京、巴黎等,樓價都屬於高昂水平。本港作為國際金融大都會,加上背靠祖國,近年又推出各項「搶人才」計劃力爭各地「人才」及「人財」到港,眾多因素令香港有著一定程度的吸引力,承托著樓價的水平,港樓是「貴得有道理」。

家庭收入可負擔置業支出

再者,目前樓價已經從高位回落,加上特區政府一再放寬房屋政策及按揭,現時上車置業已經較往日容易。以樓價500萬港元計算,只要合符條件,可以借九成按揭,首期約50萬元,若選擇供款30年,月供約2.23萬元,即家庭月入須達5萬元或以上,以香港人現時的收入而言,夫妻兩口子加起來,多半不難超出此數字。

一手新盤吸金力仍強

日前美國聯儲局公布最新議息結果,息率一如市場預期維持不變,即已連續7次維持息率不變,惟暗示今年內只會減息0.25厘,較先前預計為少。事實上,本港息率已有一段時間處於一個較高水平,但本港樓市於全撤辣後表現穩中向好,特別是一眾發展商延續「低價開盤」的策略,令新買家的供樓負擔得以減輕,一手市場「吸金力」相當強勁。

今年一手交投創近3年新高

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及市場消息,本年截至6月11日為止,一手成交金額已達1,005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約684億元按年大幅高出約47%,並創近3年新高。值得留意,在不足半年間,今年一手成交金額已佔去年全年約1,100億元超過9成。

供應續高 料發展商續以低價推盤

由於短期私人住宅供應仍然偏高,除了目前累積貨尾量錄約2.11萬伙外,已獲批但尚未發售的私人住宅項目亦超過1.63萬伙單位,連同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的私人住宅單位數目亦有1.18多萬伙,即貨尾及樓花項目合共超過4.9萬個單位。因此估計發展商仍會持續採取「低價求量」的銷售策略。

個人預料,踏入6月份多個新盤亦應市推售,估計全月一手交投有望錄得約1,500宗,成交保持活躍,而整個下半年樓市焦點仍會集中一手市場。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樓市走勢相關文章

作者簡介:布少明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騁馳地產代理行業三十載,憑實績由物業代理逐步晉升至管理層,一直緊貼樓市脈搏,對香港地產市場瞭如指掌,更融會豐富實戰經驗,歷年來為無數的家庭完成置業夢,其專欄及樓市分析遍佈全港各大傳媒,不斷為有意置業的人士,提供獨到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