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今年是全球大選年,全球有77個國家於今年舉行大選,其生產總值共佔全球約60%。當中最受投資者注視的相信是三大地區, 分別是印度、 歐洲及美國:

莫迪影響力減弱

印度大選塵埃落定,現任總理莫迪連任,但出乎意料由他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只羸得240個席位,低於組建政府所需的272個席位。同時反對派聯盟獲得了235個席位,代表反對黨同樣有能力聯合其他黨派,成為多數黨並控制國會。而縱使最終莫迪所領導的黨派成功與盟友組成聯合政府,今次選舉反映莫迪的影響力已減弱,或會增加政府施政難道。

歐洲勢力右傾

歐洲議會選舉同樣已結束,由現任主席馮德萊恩所領導的中間偏右派歐洲人民黨穏守最大政黨地位,加上受德國及法國等區內主要經濟體支持,馮德萊恩連任的機會頗大。但需要關注極右翼黨派,即所謂疑歐派所取得的議席有所提升。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更因所領導的中間派復興黨在今次所取得的議席遠落後於勒龐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而意外宣布解散法國國會並提前大選。

更多疑歐派勢力抬頭

雖然馬克龍的總統任期到2027年才完結,但國會控制權將有可能由落入極右翼政黨手中,不單令法國陷入最長 3 年的分裂政府局面,更有可能令歐洲地區更多疑歐派勢力抬頭,最終左右歐洲議會施政,影響整體地區經濟發展,動搖投資者信心。

美國大選增風險

美國大選自然是今年的重頭戲,跟上屆一樣,都是由特朗普及拜登一決高下。而由於兩位不論在外交、貿易、及經濟議題等取向都截然不同,對投資巿場影響亦各異,所以預期投資者將先持觀望態度,等待總統人選塵埃落定後才安排資產配置,以避免錯判選舉結果所帶來的損失。

美股今年應有機會錄正回報

而根據彭博數據,自1980年開始,共經歷了11次美國總統大選,不論最後成功就任總統屬於哪一個黨派,大選年對投資巿場而言,特別是對美股的影響正面並錄得正回報。只有2000年科網股爆破,及2008年金融海嘯,兩個重大金融風險發生的年份,美股才錄得負回報。若以現時美國經濟數據推斷,今年發生如2000及2008相似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事件機會似乎頗微,加上企業盈利維持增長,所以美股今年應該有機會錄得正回報。

風險亦相對較往年為高

但筆者在此提醒,除注視回報外,亦要留意風險。自1945年開始,根據彭博數據,美國標普500指數的一年波幅,在非大選年約為14.5%,而大選年則上升至大約15.1%。代表大選年股巿的波動性較其他時期更高。換句話說,美股在大選年雖普遍錄得正回報,但同時風險亦相對較往年為高。所以投資者在做任何投資決定時,應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可單從過往美股在大選年普遍錄得正回報的說法,而下任何投資決定。

分散投資令組合更為健康

以上世界三大經濟體,除美國暫時未有結果外,其餘兩地領導人雖然維持不變,但議會/國會所持的方針某程度上與最高領導者不盡相同,相信會增加施政難道,最終或會拖累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聯儲局減息時間未定,貨幣政策仍存一定的不確定性,加上貿易糾紛、俄烏及以巴地緣政局緊張等,都為投資巿場增添變數。

為管理風險和應對市場變化,我們相信建構一個分散的投資組合,加入如債券或低碳主題的投資工具,將有助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同時亦可考慮分散投資於不同地區,可以避免單一國家的政治風險,令投資組合更為健康。

更多理財方法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黃俊能現時為永明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擁有超過十年財富管理、經濟分析及制定投資建議的經驗。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及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專業資格。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