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早前我們看了「圖表形態」的兩種反轉利好形態為「雙底」和「三底」,又探討了與之相近的「潛伏底」,今次跟大家講解的是坊間看為與「雙底」類近,但實則卻是不然的「V形 / V形底」。

「V形 / V形底」是三種形態中最俐落的反彈

記得接近兩個月前講解「雙底」時,描述為「雙底」像是兩個「V」形的結合,並指出相對「雙底」和「頭肩底」,「V形 / V形底」是三種形態中最俐落的反彈。三種形態雖然都帶有從底位或底水平回升的意味,不過在實際的價量互動上,卻見不同,「雙底」和「頭肩底」傾向出現「背馳」。

市場形容為「終極一跌」的現象

這是指當股指或個股下行時,成交金額或成交量漸見減少,即「價跌量縮」。「V形 / V形底」卻於跌浪接近尾接時,見「價跌量增」,並出現市場形容為「終極一跌」的現象。於跌浪盡頭當日錄得大跌幅,異動下跌當日伴隨交投也異常活躍,於股指或個股表現相對錄得巨量成交額或成交量。

有投資者在恐慌性抛售

究其原因既有投資者在恐慌性抛售,所以股指或個股於下行一段日子後仍見急挫;同時也有不少投資者認為股指或個股已處於異常吸引水平,所以大舉進場。沽壓耗盡配合買盤不斷湧現,故此形成「V」形反彈。

「V形 / V形底」較具代表性可參考恆指在2022年3月的案例,於當中1月下旬升至逼近25,000點後稍見回調,再於2月10日高見25,050點,形成「雙頂」的利淡形態,繼而恆指一直走弱。

市場視為重要的心理關口

跌至3月3日收報22,467點,不足一個月較高位累跌已近2,600點,跌幅已超過一成,當時表現已令市場不少投資者感失望。不過隨著3月4日再跌逾560點,收報21,905點,22,000點關口已裂口方式跌破,令無數投資者感詫異。皆因自2017年3月至當日,只見2020年3月有兩個交易日失守收市而已,因此市場視為重要的心理關口。

在短短兩日相繼失守

然而,這個關口竟然不是有力的支持位,相反地原來如此脆弱輕易失守,讓人意識到當時港股要繼續尋底。另一被重視關口為20,000點,同樣不堪一擊,於2022年3月7至11日僅「苦撐」一週,下個交易日 (3月14日) 恆指收報19,531點,3月15日收報18,415點,20,000和19,000點關口在短短兩日相繼失守,這兩天的大市成交金額分別約2,231億和2,862億港元,罕見地連續兩日超過2,000億元,自2021年7月30日以來未嘗出現,反映當時投資者恐慌情緒已達極之高漲水平,不問價抛售港股的人不計其數。

以「股災」形容當時情況亦不為過

從上述高位25,050點,至2022年3月15日收報18,415點,歷時僅約一個月,累跌超過6,600點,跌幅接近26.50%,以「股災」形容當時情況亦不為過。正因當時急挫配合異常大成交額,形成「終極一跌」造就了緊接見「V形 / V形底」反彈。

緊接見「V形 / V形底」反彈

於3月16日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實約3,098億元,恆指重上20,000點收市,報20,087點,反彈超過1,670點。之後五個交易日再升逾2,000點,截至3月23日收報22,154點,21,000和22,000點關口接連上破,最終到4月4日高見22,523點,上破22,500點後,這個升逾4,100點的升浪才告結束。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