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調查顯示,儲蓄退休金被列為現時香港工薪階層未來12個月內的首要財務目標。然而,許多人未能為財務現實做好準備,46%的受訪者將在退休前五年內才開始規劃退休開支,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7%的受訪者對退休開支毫無規劃。 

退休後的生活可能長達廿年以上

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財富及退休金業務總經理潘紀虹表示:「香港作為全世界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預期壽命愈來愈長,退休後的生活可能長達廿年以上。然而,我們的調查揭示,許多受訪者尚未為退休做好充分規劃。打工一族應及早儲蓄,並透過投資實現複式效應,保障晚年生活無憂。」 

有22%受訪者未預留資金作退休

雖然多數受訪者會將至少10%的收入用作退休儲備,但令人吃驚的是,竟然有22%的受訪者並未預留資金。在被問及退休時收入來源的計劃時,平均預期有31%的收入來自現金儲蓄,反映大部分人或錯失通過投資來最大化退休收入的機會,以確保收入能夠跟上通脹的步伐。 

57%會因開支大而放棄治療某些疾病

28%的退休人士承認,他們沒有為退休開支作規劃,11%的受訪退休人士因花費高於預期而感到措手不及,隨著通脹持續升溫,支出金額似乎有增無減;對此,年青一代應有所警惕。 

對於這類退休人士而言,導致花費高於預期的主因是整體生活開支(57%)和醫療費用(43%)。因此,不少人只能削減有關開支(71%),並放棄治療某些疾病(57%)。 

退休人士對準備不足感到後悔 

約8%的香港退休人士對過去的理財決策感到後悔,最大的遺憾是未有精明投資(80%),其次是儲蓄不足(60%),以及未預留醫療費用(60%)。 

年輕一代調整預期:推遲退休並增加儲蓄 

有趣的是,年輕人似乎對即將面臨的挑戰瞭然於心,並相應調整他們的期望。香港上班族預計在66歲退休,比現今退休人士的平均退休年齡(61歲)延遲五年。 

同樣,12%的非退休人士已經主動推遲退休計劃,對比只有9%的已退休人士做出同樣的選擇,反映經濟環境和個人情況正不斷變化。

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

需要增加儲蓄(58%)

生活開支增加(47%)

希望在老年仍活躍於職場(35%) 

過半數預計將延遲退休的人士料生活成本增加

51%預計將延遲退休的人士提到潛在的生活成本增加,而現今已延遲退休的退休人士中,則只有17%提到這一原因。 

受訪者退休後的首要願望是擺脫每日工作的壓力和放鬆身心(35%),其次是與親友共度美好時光(22%),以及享受生活(18%)。晚年受訪者最擔憂的是健康問題和身體機能衰退(51%),這些因素可能使他們難以實現人生夢想。 

退休後的生活可能長達廿年以上

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財富及退休金業務總經理潘紀虹表示:「香港作為全世界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預期壽命愈來愈長,退休後的生活可能長達廿年以上。然而,我們的調查揭示,許多受訪者尚未為退休做好充分規劃。打工一族應及早儲蓄,並透過投資實現複式效應,保障晚年生活無憂。」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