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4】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學會)近日向行政長官就《施政報告》提交多項政策建議。為貫徹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的決定,學會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需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地位,積極應對當前人力缺口的挑戰,並提高勞動人口參與率。
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只有57%
學會指出,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只有 57%,因此需要新措施來鼓勵更多人重返勞動市場。學會建議政府投資於解決非本地人才的各項需求。其次,制訂全方位、協調一致的策略,鼓勵因各種原因而暫時離開就業市場的人士重返職場,從而提高勞動人口參與率。第三,促進終身學習以提升本地勞動力的競爭力。最後,為迎接銀髮經濟帶來的新機遇,提供政策支持。
1. 完善人才政策 紓緩勞動人口短缺
學會歡迎政府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搶人才、留人才」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和人才服務工作,我們呼籲政府進一步加強這些措施:
- 擴大「高才通」合格資格大學名單,涵蓋特定學科和領域,從而擴大人才庫
- 簡化「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處理程序,並擴大「行業輸入勞工計劃」的範圍,以涵蓋其他面臨嚴重勞動力短缺的行業
- 提供更全面的支援,以協助非本地人才及其家人在香港定居。學會最近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僱主希望能在簽證延期過程中獲得更多支援
- 政府應促進多元共融的工作文化,例如在招聘過程中加強多元和共融,在工作場所內制訂並實施有效的多元、公平和共融 (DE&I) 政策,以及將多元共融的文化帶入工作環境中。
- 促進大灣區融合與人才流動,擴大資歷互認範圍,如將科技人才等領域納入其中,以吸引特定領域人才來港發展,並推動大灣區人才流動
- 建立大灣區城市培訓合作框架,並建立相互認可的資歷架構,促進大灣區互聯互通
2. 釋放潛在勞動力 提高勞動參與率
學會一直提倡多元共融的工作環境。學會部分會員已積極制訂計劃,廣納不同背景的人士,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殘疾人士及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等。建議政府為青年、婦女和年輕退休人士賦能
- 加強政策和措施,鼓勵婦女和年輕退休人士重返職場,並吸引青年投入職場
- 加強支援在職家庭育兒的措施,讓更多女性加入勞動市場
- 帶頭創造更多兼職職位,推動彈性的工作環境,招募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士
- 為企業提供短期獎勵金,鼓勵聘請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人士重投職場
推廣終身學習
- 改善持續進修基金 (CEF) 計劃,允許家庭成員共享基金,並邀請學術或專業機構提供 CEF 課程
- 優化「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提供技能提升訓練課程,讓年輕退休人士學習新興技能
- 探討僱員再培訓局未來的發展路向,為鼓勵特定群組重返職場提供相應課程,以及就新興領域提供免費課程
3. 提升勞動力技能 迎接銀髮經濟
為迎接銀髮經濟帶來的新機遇,政府必須制訂更長期的願景、目標和策略,讓現有勞動力作好準備。我們呼籲政府:
- 成立專門的行政部門辦公室,研究在政策、人才和資源方面的缺口
- 為勞動力提供必要的知識和專業,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格局中抓緊機遇,並推動銀髮經濟的創新、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