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指數|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35.86點,按周跌0.97%,是9月19日美國聯儲局公佈議息結果前一周的市況。市場憧憬減息,二手樓市觀望氣氛濃厚,受到部份買家議息前搶先入市平價筍盤影響,CCL終止2周連升,向下跌穿136點目標水平。減息後,樓市轉趨正面,加上股市造好,新盤收票反應熱烈等利好因素出現,短期整體樓價可望於135到137點之間窄幅爭持。
CCL創逾8年新底
本周CCL創逾8年(423周)新低,重返2016年8月底時水平,2024年累跌7.71%。指數較2021年8月191.34點歷史高位跌29.00%,較2024年3月撤辣前的低位143.02點跌5.01%。啟德天璽‧天第1期超額認購141倍,為2013年一手新例實施後新高紀錄,並於10月5日首輪價單發售204伙,以及10月3日中銀香港宣布推出定息按揭計劃,對本地二手樓價的影響將於10月下旬公佈的CCL才開始反映。
四大指數齊跌
其他指數方面,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報136.30點,按周跌1.04%,結束2周連升。CCL(中小型單位)報134.90點,按周跌1.06%,連升2周後回落。CCL(大型單位)報140.57點,按周跌0.57%,連跌2周共1.47%。
上述三個指數齊創逾8年新低,CCL Mass及CCL(中小型單位)均重返2016年8月底水平,CCL(大型單位)重返2016年9月底水平。
本周僅新界東樓價見升
四區樓價三跌一升。
- 港島CCL_Mass報132.23點,按周跌1.45%,連跌2周共2.42%,指數創2014年7月底後的逾10年新低。
- 九龍CCL_Mass報133.74點,按周跌1.80%,結束2周連升,指數創2016年8月底後新低。
- 新界西CCL_Mass報126.26點,按周跌1.67%,指數於2016年10月底水平徘徊。
- 新界東CCL_Mass報150.03點,按周升1.88%,連跌6周後反彈,指數繼續處於2016年11月中低位。
第三季八大指數跌幅不一
以正式買賣合約日期計,2024年第三季CCL跌4.20%,自2023年第二季起連跌6季,累跌19.26%。今年第三季CCL Mass跌4.32%,CCL(中小型單位)跌4.51%,CCL(大型單位)跌2.75%。港島跌5.83%,九龍跌5.06%,新界東跌1.81%,新界西跌3.54%。
今天(2024年10月4日)公佈的指數,根據2024年9月23日至9月29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的中原集團成交計算。當中有逾八成的交易是在2024年9月9日至9月15日簽臨時買賣合約,是9月19日美國聯儲局公佈議息結果前一周的市況。
減息消息下 二手睇樓量回升
至於二手睇樓活動方面,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本周末預約睇樓量錄得485組,按周升5.2%。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美國落實減息後,樓市交投氣氛持續好轉,加上中央組合拳救市,北水南調,股市率先受惠,黃金周期間,新盤亦錄得不俗銷情,本周末更有今年新盤票王作首輪推售,氣勢強勁,連同其他新盤貨尾有近千個單位可供發售,幸好二手屋苑睇樓氣氛不減,反映市場購買力十足,買家入市意欲高漲,樓市一、二手皆旺。
十大屋苑周末睇樓量及平均叫價(港島區)
屋苑 |
本周六、日 睇樓量 /升跌幅 |
每呎實用叫價 (元)/升跌幅 |
太古城 |
28 (+7.7%) |
17600 (+0.6%) |
康怡花園 |
40 (無升跌) |
13400 (無升跌) |
海怡半島 |
40 (無升跌) |
16213 (無升跌) |
十大屋苑周末睇樓量及平均叫價(九龍區)
屋苑 |
本周六、日 睇樓量 /升跌幅 |
每呎實用叫價 (元)/升跌幅 |
美孚新邨 |
60 (無升跌) |
10800 (無升跌) |
麗港城 |
85 (+6.3%) |
11020 (-0.6%) |
黃埔花園 |
30 (無升跌) |
14200 (無升跌) |
新都城 |
40 (-11.1%) |
15628 (-0.6%) |
十大屋苑周末睇樓量及平均叫價(新界區)
屋苑 |
本周六、日 睇樓量 /升跌幅 |
每呎實用叫價 (元)/升跌幅 |
沙田第一城 |
50 (-9%) |
13000 (無升跌) |
嘉湖山莊 |
100(+42.9%) |
8900 (無升跌) |
映灣園 |
12(-20%) |
10038 (無升跌) |
更多香港樓市相關文章
- 樓市走勢|9月整體買賣登記創7個月新低!第三季按季跌近四成
- 5次歷史證明樓市緊隨股市升浪!中原陳永傑:近日買家把握撈底時機
- 新盤「天瀧」獲批滿意紙:兩個現樓3房1套單位首度曝光
- 樓市走勢|中原經紀人指數CSI住宅售價連升6周重上45點好淡分界區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