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及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聯合辦事處最新發表《青年未來置業儲蓄計劃倡議書》,建議21歲至40歲單身港人可參與,到儲蓄夠一定年期可轉為支付首期購買專項單位,政府則保證可以有揀樓權。
工聯會:「青置計劃」對象是21至40歲青年
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胡景霖表示,最新建議的「青置計劃」的對象是21至40歲青年,參加者在協議年期內定期供款,到期時轉為首期購買專項單位;供款用於購買政府儲蓄或基金項目。計劃的特色包括:單位專項專供、供款可負擔、上樓可預期、審查嚴入寬出、鼓勵組織家庭、及設有退場和轉售機制。
增整體房屋供應量
鄧家彪介紹,「青置計劃」從開始供款到正式選樓有一個較長的年期(例如8年),而且參加人數已知,政府可以提前規劃增加單位落成量。他建議,在原來《長遠房屋策略》已經規劃的單位數量外,增加「青置計劃」專項單位,防止分薄原已規劃的單位數量;並以象徵廣闊天空,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藍表」作標識,以區分已有的「綠表」和「白表」申請。
青置計劃單位專項專供
這些專項單位可以分佈在三大發展區內,發展方式可以是政府主導或以公私營合作的形式興建。他表示,參考「居屋2022」有14%居屋單位買家為30歲以下,推算約為1,250名買家,假設未來其中一半買家參加「青置計劃」,即約600個名額;政府可以推出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合共1,800個名額,再按青年的反應調整計劃名額。
積少成多變首期 選樓時間有保證
郭偉强表示,「青置計劃」參加者在申請時與政府協定一個有指定年期的供款計劃,到期時用於支付首期,政府則保證選樓權。儲蓄計劃的供款水平以25至34歲僱員工資中位數的20%作參考,以2023年的水平計算,每月最低供款約4,240元,是一個可負擔的水平。
入息審查嚴入寬出 鼓勵青年保持上進
他接續介紹,「青置計劃」採用「嚴入寬出」的原則:「嚴入」是指在加入計劃時申請者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的要求,並通過審查,限額可以參考當時居屋申請資格。申請者在申請時及整個參加計劃期間都不可持有本地住宅物業。而「寬出」是為了鼓勵青年在參加計劃期間保持上進,計劃到期選樓時,只對參加者進行資產審查,要求參加者不可持有本地住宅物業,以及其資產總值不超過當時居屋申請資產上限。
自願參與計劃 可中途退出
「青置計劃」為自願參與性質,參加者可以在中途退出,但為了確保支持青年置業的政策初衷,所以只有留在計劃並成功購入專項單位的參加者可以獲得完整的政策優惠,以保證公平。計劃規定,自行決定中途退出或不依期供款人士,只退還已供本金,不支付任何利息。此外,如有參加者三次選樓後均沒有合適單位,或逾期沒有行使選樓權,則自動結束計劃,按到期時本金及利息的金額支付。
中途退出或單位轉售有限制
他強調,「青置計劃」是要準確支援有置業需要而又未能負擔私人市場樓價的青年置業。為防止計劃單位被用作「炒賣」,所以計劃設有嚴格的轉讓限制。經「青置計劃」購得的單位,只可以按政府指定價目表轉讓予合資格人士,例如青置計劃其他參加者及白表人士。這一限制可以保證「青置計劃」單位有一定市場空間,參加者可以在需要換樓或套現時賣出單位;但同時設有指定價目表,可以防止樓價被炒高,避免計劃單位變成「炒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