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9月份一手新盤銷情十分緩慢,整體第三季表現又如何,第四季會否大翻身?受9月份上半月當時仍在觀望美國議息結果影響,上半月新盤交投非常淡靜,而減息消息落實後,下半月則有所回暖,不過土地註冊處的數字最快要在10月份才能反映出來,可喜的是即市成交已率先起動,近期新盤推出均幾近即時沽清,周末交投量連周倍升。
9月份一手私宅買賣只有482宗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9月份一手私宅買賣只有482宗,較8月的1,071宗大跌55%,為年內次低,僅次2月份327宗的最低位。至於總結第三季一手私宅買賣登記約有2,322宗,較次季的6,364宗急挫63.5%,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亦較第二差的首季2,729宗少近15%。
10月發展商賣樓部署及策略
踏入10月份,第四季已展開,估計發展商賣樓部署及策略會如何?千呼萬喚的減息終於來臨,發展商亦必乘勢一窩蜂推盤,減息後即時已有4個新盤部署出擊,而整個10月份料可推出的新盤約有8個,涉及共約3,296伙,當中以啟德天璽‧天最大,有906伙,而其首批以價單形式推出的204個單位亦迅即沽清。其次為同區的柏蔚森II,也有750伙,港島區最矚目的大盤則有黃竹坑的Blue Coast II共558伙等等。
料仍有幾個大項目有機會推出
展望整體第四季,料仍有幾個大項目有機會推出,包括啟德Double Coast餘下期數有1,229伙,大埔馬窩項目有1,650伙及北角皇都戲院重建項目約有400伙,合共整個第四季有近7,500伙有機會應市。
預期第四季新盤成交錄倍數式上升
筆者相信,在利好因素驅使下,預期第四季一手私宅買賣可錄得倍數式上升,至逾4,600宗甚至更高水平。而全年一手私宅買賣登記料有逾1.6萬宗,較2023年的10,247宗有力大升逾五成以上,將創近3年新高。
減息後市場的即時反應
再看看減息後市場的即時反應又如何?影響有多大?觀乎今次減息與上次全面撤辣效果不一樣,2月底時全面撤辣,可以形容為一支強心針或興奮劑,吸引了一批久候入市的買家爆發出來,令一手買賣登記量在4月份激增至3,547宗,而同月二手亦急升至4,393宗,惟藥力過後,便無以為繼。
受傷的樓市固本培元
不過,今次減息初期反應看似不大,但實際作用絕不容忽視,就如一劑慢性藥,逐步為受傷的樓市固本培元,成效一定會有,但要時慢慢顯現,而且要多下幾劑(即多減幾次息後),效果才會更明顯。
近日幾個新盤銷情十分理想
近日所見,減息後開賣的幾個新盤銷情十分理想,除上述的天璽‧天外,早前一個跑馬地新盤首批85伙在4個小時內即沽清,一個元朗首推120伙的新盤亦大賣九成三,售出112伙,帶動減息後第二個周末一手新盤大賣240宗,較對上一周的23宗激增9.4倍。
一手交投創約半年最旺周末
至於再一個周末(10月5日及6日)一手交投更急升至466宗,再升近倍,並創約半年最旺周末。對比之下,二手屋苑雖然升幅較慢,但亦維持穩中向好的方向前進,當中本公司利嘉閣所統計的50指標屋苑按周交投量已由9月初的63宗,連升4周,至一周有達85宗,累積升幅達27%,反映減息減輕供樓負擔的確有一定實際作用。

作者簡介:陳海潮是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專職樓市數據分析,緊貼市況撰寫研究報告。陳氏經常接受電視、電台及報章雜誌等媒體訪問,並亦在多個網上專欄分享樓市走勢。自1981年成立以來,利嘉閣地產除主營代理業務外,亦精闢分析樓市動向,為大眾提供最新最快的地產權威資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