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港股經過近月一輪抽升後,近日顯示回吐,恒生指數再跌穿21,000點,更下試20,000點。後市走勢如何?是牛市開始的調整?還是升市已經完結?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發表最新股市策略分析,中線策略是恒生指數有望年底前挑戰 23,300點 ( 預測市盈率十年平均),而在9月低位17,000點有較大支持,分析如下:
內地未提供增量政策具體規模和落地時間表
人民銀行落實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上周四起接受申報,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可視情況進一步擴大規模。
財政部承諾將加大政策力度應對地產及地方債務等風險,但未有提供增量政策的具體規模和落地時間表。財長藍佛安指出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副財長廖岷則表示,將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內地9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放緩0.2個百分點至0.4%,同期生產物價指數按年跌幅加快1個百分點至2.8%。
港股分析|恒生指數有望年底前挑戰 23,300點
內地推出廣泛的金融及貨幣措施,加上美國大幅減息,若市場氣氛持續改善,內地經濟重拾動力及樓市場回穩,恒生指數有望年底前挑戰 23,300點 ( 預測市盈率十年平均),而在9月低位17,000點有較大支持。
焦點板塊:資訊科技(半導體)
市場憧憬內地可能推出大規模財政措施支持經濟,導致最近內地半導體股大幅抽升,個別龍頭股份最多曾升逾一倍,及後亦因再推大規模財政措施落空而回落。
歐美在半導體領域上持續對華實施限制,但中國在購買半導體製造裝置上仍保持較快增長,整體購買額佔全球近半,或反映相關資本投資保持強勁。
大新銀行維持資訊科技行業略為看好的觀點。半導體業自主自強仍然是國策支持的重點之一,受惠政府可能提供財政資助以及全球半導體需求保持強勁,加上早有報道指內地製造技術有突破,或有利半導體股的整體經營前景。
至於其他行業觀點,如下:
金融:中性
金融股股息率普遍較高。本地銀行業盈利或受到減息影響。內地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或不利內銀的淨利息收入,而人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或有助避免銀行息差進一步收窄。內地股市成交大增,加上人行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或有利券商股表現。
非必需性消費:看好
中央落實大規模消費品更新,加上內地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或有利消費股表現。電動車銷售保持較快增長,加上車廠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或有助提振電動車廠前景。美國及歐盟加徵關稅或影響車廠在歐美地區的銷售表現。
資訊科技:看好
大型互聯網股回購股份,又受惠於手遊業務增長及人工智能發展。半導體股短線或受惠政府可能提供財政資助以及全球半導體需求保持強勁。美日等國持續對華科技限制仍是行業最大的風險之一。
能源:看淡
原油股短線或受國際油價下挫所影響。內地大幅增加批准建核電組件,或降煤炭的發電需求。整體能源股股息率仍較高,或有助紓緩能源股壓力。
地產建築:中性
本地地產股或受惠美國減息。內地再推更多支持樓市措施,效果或有待觀察。
電訊:中性
電訊股股息率普遍較高,但短線未能直接受惠於美國降息及刺激消費措施,行業表現或稍為落後。
公用:看淡
公用股短線未能直接受惠於美國降息及刺激消費措施,行業表現或稍為落後。
必需性消費:中性
內地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及放寬貨幣政策,個別地方發放消費券,或有助消費回穩。
醫療保健:中性
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僅限於聯邦合約,加上內地擬迅速審批創新藥物,或改善醫藥股盈利前景。
綜合企業:中性
綜合企業股息率偏高,海外業務或受惠外圍減息。
原材料:看淡
美國大幅減息預期降溫,內地未推出大規模財政政策,工業金屬價格回升,拖累原材料股表現。
工業:看淡
內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倒退,製造業活動收縮,生產物價表現疲弱,或影響工業股表現。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