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攜手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發佈2024可持續貿易指數(Sustainable Trade Index, STI在全球30個貿易經濟體中,香港位列第七,從2023年的第四下降了三位,中國內地則位列16名。

可持續貿易指數報告從三大領域出發

鑒於全球貿易體系中經濟增長、社會福祉與環境管理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相互作用,可持續貿易指數(STI)報告從這三大領域出發,運用不同指標來衡量各經濟體的表現。以下為香港2024年在不同領域的排名摘要:

經濟

表現最佳的領域:

  • 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
  • 關稅及非關稅壁壘
  • 對私營部門的貸款
  • 技術基礎設施

表現最差的領域:

  • 固定資產投資
  • 出口集中度

社會

表現最佳的領域:

  • 受教育程度
  • 預期壽命

表現最差的領域:

  • 應對人口販運行為
  • 存在奴役風險的商品交易
  • 貨物出口和服務輸出

環境

表現最佳的領域:

  • 貿易中的環境標准
  • 能源強度(以百萬噸油量計算,每1000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
  • 廢水處理

表現最差的領域:

  • 可再生能源
  • 碳排放
  • 森林砍伐指數 

關於全球市場相關摘要

  • 全球貿易越來越受到保護主義法規的影響,這些法規使經濟體偏愛加強國內產業和確保供應鏈安全的政策。
  • 應對氣候適應力是一個復雜問題,因為應對氣候變化往往需要監管干預,而全球貿易則在障礙較少的情況下蓬勃發展。
  • 過去三年(2022-2024年),一些中等排名的經濟體(包括泰國和越南)表現出持續進步或穩定性。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