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報道,香港亂收車費的“黑的士”問題屢見不鮮。針對相關問題,香港制定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9月起便已生效。制度生效以來,已有4名司機涉濫收車費或拒載,被記分處罰。
“黑的”屬個例
“其實的士司機群體中,絕大多數都是很好的,但一兩個存在亂收費等行為的司機,就會拉低大家對司機群體的好印象。”談及該類問題,香港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副主任梁達壯對中通社記者說。
制度已推陳出新,令市民及業界大受鼓舞。那麼,還有什麼辦法能夠從根源上遏制這種行為的發生呢?
推動在的士車廂內安裝“車cam”攝錄系統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見記者時表示,特區政府將持續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並公佈結果,推動在的士車廂內安裝“車cam”攝錄系統。同時,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已就在的士車廂內安裝攝錄機進行研究。
香港的士業界支持裝“車cam”
對此,梁達壯表示,香港的士業界逾九成司機都期望能夠安裝“車cam”。的士業界一直十分配合特區政府措施,期望能打擊業界的“害群之馬”;如今,已有約六、七成的士車內都安裝了攝錄機。
貼出相關告示照顧乘客隱私權
這種攝錄機其實就相當於內地的“行車記錄儀”。不過,與內地將其放在車輛前方、後視鏡附近不同,梁達壯解釋,若在的士車內安裝有關用途的攝錄機,會考慮放在車輛後半部分左上方,這樣便只照到乘客的後腦勺;車內亦會貼出相關告示,照顧到乘客的隱私權。
而攝錄機放在車後方,在兼顧記錄路況的同時,也能為車內乘客及司機的相處都留下視頻資料。梁達壯直言,這樣如發生糾紛,不但能維護乘客權益,其實對司機本人而言更是一種保障。
採用“釣魚執法”打擊亂收車費等“黑的”
他分享身邊事例指,有司機曾比較排斥裝“車cam”,但了解到身邊人利用設備錄像妥善處理一些糾紛後,便改變態度,主動要求去裝“車cam”。
事實上,香港亂收車費等“黑的”一直存在。查詢有關報道得知,警方往往會採用“釣魚執法”打擊該類行為,執法成本較為高昂。
在梁達壯看來,從源頭上打擊“黑的”,少不了將裝“車cam”的強制措施真正落地。
內地網約車全面要求裝‘車cam’
“其實像內地的網約車,還有澳門等地,都是全面要求裝‘車cam’的。”梁達壯說,目前香港亦是期望下一階段能強制安裝相關設備,因業界人士亦不希望市民遊客由於“黑的”個例,給整個司機群體貼上負面標籤。相信業界、政府、市民三方配合,能有效改善香港乘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