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全球資訊及香港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發佈最新的全渠道詐騙狀況報告,相關調查發現在2024年上半年間,源自香港的所有數碼交易中,5.7%屬可疑詐騙交易,較全球平均的5.2%高出約10%,揭示各行各業在防詐騙方面持續受到挑戰。環聯調查發現,香港金融服務業的數碼詐騙個案增幅最為顯著,Z世代和千禧世代表示最常成為詐騙目標。
環聯全渠道詐騙狀況報告重點
- 香港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繼續較全球平均比率高出10%
- 於調查所及的所有行業之中,虛擬社區、零售和金融服務業為香港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最高的三大行業
- 鑑於年輕一代較多使用數碼設備,Z世代(51%)表示最常成為詐騙目標;而騙案受害者中則最多為千禧世代
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最常見於網上論壇和約會網站
2024年上半年,虛擬社區(包括網上論壇和約會網站等)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於所有源自香港及另外六個地區的數碼交易中位居首位,成為全球19個調查所及的國家和地區中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最高的行業。虛擬社區的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為11.5%,而在香港的比率更高達15%。當中環聯在全球虛擬社區行業的客戶表示,使用虛假個人資料是他們最常遇到的數碼詐騙手法。
建立帳戶為風險最高的一環
在香港虛擬社區用戶的數碼服務體驗歷程中,建立帳戶為風險最高的一環。2024年上半年,所有源自香港並與建立帳戶相關的數碼交易中,29%屬可疑詐騙,較2023年上半年大幅增加126%。該增幅有可能是因為騙徒利用合成的個人資料或盜用他人身份來建立帳戶所致。這與香港警方近期公佈的數字相符,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共錄得超過500宗網上情緣騙案,累計損失金額高達近 2.43 億港元。
金融服務業可疑數碼詐騙交易升幅最大
香港零售業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在2024年上半年達9.5%,為第二高的行業,其次是金融服務業(5.5%)。同時,金融服務業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更在香港各行各業中錄得最大升幅,較2023年同期上升29%。面對日益嚴峻的詐騙風險,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將草擬落實法律修訂,容許銀行可以就協助防範或偵測罪案而交換訊息。
環聯調查亦發現,2023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間,源自香港並在金融服務業中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量飆升了78%,加上警方錄得今年首六個月與詐騙相關的損失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可見防騙措施更趨重要。
各行各業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
行業 |
2024年上半年 源自香港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 |
2023年上半年與2024年同期 源自香港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變動 |
2024年上半年 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 |
2023年上半年與2024年同期 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變動 |
虛擬社區 (網上論壇及 約會網站等) |
15.0% |
-6% |
11.5% |
+23% |
零售 |
9.5% |
-56% |
7.3% |
-53% |
金融服務 |
5.5% |
+29% |
4.6% |
-14% |
旅遊及休閒 |
4.2% |
-48% |
1.0% |
-45% |
電訊 |
3.9% |
+4% |
2.4% |
-54% |
保險 |
2.9% |
-33% |
1.8% |
-39% |
物流 |
2.9% |
+13% |
2.9% |
+95% |
騙徒最常於虛擬社區尋找詐騙目標
環聯亞太區首席產品官殷虹表示:「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騙徒最常於全球的虛擬社區,如網上論壇、約會應用程式或通訊服務軟件等尋找詐騙目標。儘管各地政府及相關機構至今積極採取措施識別及預防詐騙,然而騙徒的行騙手法亦更趨複雜,大規模地盜用個人資料欺詐消費者和企業。由此可見各行各業均需持續提升自身防騙能力,保障消費者免受網上詐騙活動威脅。 」
過半數香港Z世代消費者表示曾成為詐騙目標
環聯最近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香港消費者脈搏調查亦顯示消費者面臨的可疑詐騙活動值得關注。該調查於7月16日至29日期間,訪問了860名香港成年消費者,結果顯示39%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三個月曾透過網絡、電郵、電話或短訊等渠道成為可疑詐騙目標,當中5%更表示曾成為詐騙受害者。
縱觀受訪的各年齡層(Z世代、千禧世代、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Z世代及千禧世代表示他們最常成為詐騙目標。當中51%Z世代受訪者表示曾在過去三個月成為目標,較2023年第三季的調查上升6%。Z世代較其他年齡層更易成為數碼詐騙目標,可能與他們較多使用數碼設備有關。千禧世代方面,41%表示曾成為詐騙目標,當中更有7% 表示為詐騙受害者,是受害者比例最高的年齡層。
語音釣魚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
於所有年齡層間曾成為詐騙目標的受訪者中,語音釣魚(Vishing,即透過詐騙電話誘使他人透露個人資料)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佔36%;其次為網絡釣魚(Phishing,即透過詐騙電郵、網站、社交帖文及二維碼等,以盜取資料),佔33%。
殷虹補充:「雖然數碼詐騙案件的宗數時有升跌,但整體數據外洩及騙案趨勢對消費者所造成的影響不容置疑。儘管Z世代和千禧世代最常成為詐騙目標,然而所有年齡層的消費者都期望企業能提供安全的數碼服務體驗。有見及此,各行各業均必須持續採用創新且高效的防詐騙措施,如透過身份驗證、IP智能監控、預防風險工具以及合成身份識別等技術,以盡力減少對消費者用戶體驗之影響同時加強保障,並提升企業業務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