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昀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在 2025 年初延續了溫和的經濟復蘇趨勢。儘管消費面臨一定挑戰,但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結構性突破。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深度求索(DeepSeek)在大型語言模型技術上的躍進、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在機器人領域的進步、比 亞迪宣佈自動駕駛覆蓋所有車型的戰略,以及蘋果與阿里巴巴加深本土人工智慧領域合作等。這些進展改變了市場對中國科技前景的共識,該領域被視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預計中國經濟將保持復蘇軌道

展望 2025 年全年經濟,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將保持復蘇軌道。根據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政府聲明,擴大內需與科技創新將成 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房地產市場自 2024 年第四季度起呈現緩慢但持續的復蘇趨勢,這將為中期國內需求提供支 撐。儘管消費暫時仍處於低位,但預計隨著股市反彈和房價企穩將有所改善。

製造業正積極調整策略

同時,製造業正積極調整策略,加大對國內及友好國家市場的關注,此舉或能部分緩解關稅衝擊。整體而言,我們維持 2025 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蘇的預期。 中國經濟增長率在數值層面或已達到峰值,但在發展品質維度仍具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當前三大增長潛力尤為顯著: 

  1. 科技創新與人才優勢協同:政企層面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導向,疊加工程師紅利優勢,正在有效對沖人口紅利遞減影 響。DeepSeek 和 Unitree Robotics 等企業的突破彰顯了中國技術反覆運算速度與實力。 
  2. 製造業在全球競爭中展現韌性:在汽車、太陽能光伏、電子設備、機器人等領域,中國產業持續展現強勁競爭力,國際 市場佔有率在市場需求波動中保持上升趨勢。 
  3. 制度創新釋放改革紅利:近期監管部門對民營企業釋放的正面信號,預示著促進改革到來的可能,營商環境的改善或將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 

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形成內生增長動力

該增長框架中,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形成內生增長動力,制度創新則為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兩者共同構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支撐。 我們對於市場整體持中性、但看好結構性行情的觀點。

整體中性是因為估值已處於合理區間

整體中性是因為估值已處於合理區間,市場整體估值大致位於歷史 50%左右分位,各個風格類型相差不大,後續大幅整體性重估再現的機會有限。若宏觀政策遠超預期,或者基本面出現重 大改善,後續整體估值有望進一步上升。

看好結構性行業

兩會目前公佈的經濟增長、通脹和財政赤字率目標都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預計會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支撐作用。我們主要還是看好結構性行業,包括科技、先進製造和消費等政策重點支持的行業。

主動型基金因能靈活捕捉這些結構性投資機會,預計其表現可能優於指數基金。同時,作為潛在的穩健收益來源和組合穩定 器,高息股票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