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承接上回,現續看「下跌楔形」,為整固後傾向利好形態,而在此形態出現前,股指或個股在上揚,及至走勢逆轉之際,視為「下跌楔形」的開端。
「下跌楔形」的開端
繼而走勢反覆向下,會見一頂低於前一頂,所以輔助頂線左至右從上而下;並見一底低於前一底,劃出輔助底線亦是左至右從上而下。不過由於頂線與水平形成角度,大於底線與水平形成的,因此股指或個股波幅漸見收窄。整固期間本身交投漸見不活躍,或已出現低迷,卻見股指或個股再度觸及頂線時卻見「放量」。
以領展為例解說
於是成功上破頂線,走出整固區,延續整固前的上揚勢態。再看「量度升幅」計算,以「下跌楔形」的開端 (亦為頂線的開端),向下延伸劃出與底線產生的垂直線,此線的距離便是「量度升幅」。以領展 (0823) 為例,於2024年4月22日至5月20日乘著當時恆指走強,股價走勢跟隨。
那高位視為「下跌楔形」的開端
於5月20日高見37.70元,翌日開始走勢逆轉,所以那高位視為「下跌楔形」的開端。繼而5月22、29日和6月6日分別高見35.80、35.15和34.85元,一頂低於前一頂,可以劃出左至右從上而下的頂線。
股價於兩線之間的波幅逐漸收窄
另於2024年5月23、24日和6月27日分別低見33.00、32.80和29.75元,一底低於前一底,可以劃出左至右從上而下的底線。因著頂線與水平線產生角度,大於底線與水平線產生的,所以見股價於兩線之間的波幅逐漸收窄,認為「下跌楔形」出現。
整固期間交投由減少至偏靜 屬典型情況
值得留意從5月20日至7月10日的成交量變化,最高見於5月29日約2,593萬股,較7月10日約501萬股,不足一個半月減逾八成,於整固期間交投由減少至偏靜,屬典型情況。之後於7月11和12日見二連升,相對成交量約876萬和2,035萬股,出現「價量齊升」,並於7月11日上破頂線。
屆時應關注「量度升幅」
2024年7月11日收報31.10元,視為進場訊號出現。屆時應關注「量度升幅」,於5月20日高見37.70元,由此點劃一條向下延伸的垂直線,直至「下跌楔形」的底線,落到33.50元,兩者相距4.20元。
代表持股不足一個月已達標
而於7月11日開報30.25元,加上4.20元,得出目標價為34.45元,若於31.10元 (7月11日收市價) 進場,潛在升幅10.77%,可線為賬面回報率下限,一般不少於一成視為吸引的進場位置。結果進場後股價漸見上揚,至8月5日收市位和高位分別是34.30和35.15元,代表持股不足一個月已達標。
於「下跌楔形」整固期後真的獲得成功上破
當時升勢還未止步,自8月26日起企穩在36.00元以上收市,截至8月30日上午高見37.45元,相對31.10元,約一個半月累升逾兩成,確認上述計出的「量度升幅」所得目標價,為是低目標價。誠然股指或個股於「下跌楔形」整固期後真的獲得成功上破,會迎來顯著升勢。
視乎那時股份有否獲注入續升動力
另可留意上述高位37.45元,與5月20日高位37.70元接近,為「下跌楔形」的開端,證明是一個完滿的股價走勢周期。至於面對「雙頂」形態出現,升勢會否完結,絕對要視乎那時股份有否獲注入續升動力。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