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有四間央行將討論貨幣政策,包括美聯儲、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及英倫銀行。由於市場已預期美聯儲及日本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所以投資者聚焦於瑞士央行及英倫銀行。
特朗普關稅政策對英國經濟產生連鎖效應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關稅政策的反覆,可能影響全球通脹水準,並對英國經濟產生連鎖效應。儘管歐洲央行本月已進行第六次降息,但英倫銀行自去年8月以來僅採取了一次降息,反映出其更為謹慎的政策立場。
英國1月GDP意外萎縮
最新數據顯示,英國1月GDP意外萎縮,加劇了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然而,公眾對未來通脹的預期有所上升,這使英倫銀行在貨幣政策上的調整更加謹慎。
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將在週四決議前提前獲得英國最新就業市場數據,這些數據將影響其未來政策方向。調查顯示,MPC的投票可能出現7-2的分歧,即大多數成員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而少數成員可能支持進一步降息。
英倫銀行內部對通脹和經濟前景判斷存不確定性
在2月份的會議上,MPC曾出現7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2票支持降息50個基點的分歧,這表明英倫銀行內部對通脹和經濟前景的判斷存在不確定性。
英國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將在3月26日公佈新的財政政策,以應對增長放緩和借貸成本上升對財政規則的影響。MPC可能需要等到5月會議,才能根據最新財政政策的調整作出利率決策。
英鎊在1.30水平出現轉勢訊號
歐洲央行本月已連續第六次降息,而英倫銀行仍保持謹慎,這使英鎊對歐元的匯率承壓。如果英倫銀行繼續維持利率不變,而歐洲央行進一步寬鬆,英鎊可能會相對走強,從而影響英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但若英倫銀行在5月正式啟動降息,英鎊可能會轉而承壓,進而推高進口價格,進一步影響英國的通脹水準。
所以本星期英倫銀行的議息結果及會後聲明非常重要,特別是上週英鎊在1.30水平出現轉勢訊號,投資者可靜待入市時機。

作者簡介:李慧芬任職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提供最新財經資訊和專業分析。憑借多年經營金融服務行業的經驗,她成為僱員再培訓局金融服務業技術顧問,提供專業的意見和策略分析,為培訓局和業界作出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