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讀者來信:Anthony Sir你好,過去幾年政府都說要提振消費、刺激內需,但是好像沒有甚麼起息,最主要是甚麼原因呢?
回覆讀者來信:對內:消費者的信心
經常聽見一個名詞…消費降級!近年香港的旅遊飲食零售表現疲弱,結業倒閉潮持續不斷,除了減少消費之外,消費的質素也在降級,例如以前好景的時候,可能你會吃過百元的午餐,現在就幾十元吃一個三餸飯,還要外賣自取。
以前好景的時候,五位數六位數的名牌手錶包包面不改容,現在就平平實實的逛生活百貨,雖然數量差不多,但是單價天淵之別。
消費降級…消費者對前景沒有信心
尤其明顯是反映在高端消費、品牌消費上,如果經濟前景好,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將來充滿信心,相信將來會賺到更多錢,消費的時候就會很疏爽。相反如果每個人都擔心將來,自然就會省吃省用留多個錢防身。
從微觀面看
現在不是說創科帶動香港嗎?為甚麼擔心將來?宏觀面看或者是這樣,但是從微觀面看,AI、科技隨時會取代你的工作,最近中美巨頭都在爭相研發機械人,相信連基層工作都有危機。
身家蒸發影響更大
除了工作,身家蒸發影響更大!近年樓市股市債券表現不濟,資產價格不斷下跌,尤其是樓價的影響更大。對於很多中產、小資來說,物業是他們最大的投資,樓市持續下跌令到他們身家大蒸發,不少更變成為負資產,加上利息高企,收入又大不如前,壓力就更大,被身邊那些不買樓的淡淡指着鼻子笑,試問那有心情消費?至於企業老闆,無論是大中小企,都面臨着銀行Call Loan、Cut Loan,如何發展?
必須要令消費者重拾信心
因此要刺激內需,必須要令消費者重拾信心!
- 就業市場…需要有實際的短期的措施
- 投資市場…必須要令資產價格止跌回升
不能只空談將來空談理想
就業市場方面,不能只空談將來空談理想,例如最新財政預算案,說了大半個小時還是說甚麼機械人,筆者絕對不是反對創科,只是創科轉型,一來未必成功,二來是很長遠的事。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大部份香港人都要吃飯的吧!
必須認真面對 資產價格下跌帶來的衝擊
投資市場方面,必須認真面對,資產價格下跌帶來的衝擊。尤其是樓市,住宅及工商舖都需要,因為這是銀行最重要的抵押品,若資產價格持續下跌,只會令信貸繼續緊縮,經濟迷失。
對外:離港消費
身邊很多朋友不是不願意消費,而是不願意在香港消費!有閒錢的有假期的,總會想着到日本、韓國血拼,不少年青朋幾乎每個月都會去旅行,日本、韓國輪流去,真的像回鄉。
假期就聯群結隊北上豪花
沒有太多閒錢沒有假期的,總會想着北上消費,年齡無界限,十多歲的年青人到幾十歲的Uncle Antie都是這樣,工作天在香港省吃省用,假期就聯群結隊北上豪花,除了因為香港人喜歡外遊的基因,最主要是因為日本韓國、北上消費,性價比確實比留港消費高。
其中最致命的…是所謂行之有效的聯繫匯率
港元要跟着美元走,明明經濟那麼差,應該要減息救市,無耐美元強勢,港元要跟着走強,令到港元兌日元、人民幣持續上升,這樣只會令更多港人北上消費,更多遊客不願來港。
脫鈎是大事,筆者明白不能輕率,然而如果堅持過往的聯繫匯率,跟着美元走,是沒有出路的。掛鈎一籃子貸幣?擴闊匯率上下限?必須要認真面對,香港跟美國現在是對衡的。
作者簡介:1% Anthony( 第一桶金)、一巴仙(1%)投資培訓學院創辦人,TVB有樓萬事足、BenSir睇樓團II等顧問,多年來協助無數年青人成功上車,無數小業主倍增資產,財務自由!除了住宅,亦活躍於大陸樓、工商廈活化重建等,團隊是市場上最活躍的新晉發展商之一。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