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近期,中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軟件成為市場焦點,引發全球投資者的熱烈討論。這一技術突破不僅彰顯中國科技實力,更推動資金流向發生顯著轉變,從歐美市場重新回流至中港股市。

根據彭博數據,截至2025年3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數年初至今已累計上漲超過33%,創逾三年新高,反映市場對AI相關消息的持續青睞,及市場對中國科技前景的樂觀情緒。

政策驅動

中國政府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人工智能定位為經濟轉型與國際競爭的關鍵領域,持續推動「人工智能+」。繼2024年後,AI再次被納入政府工作重點,突顯其在國家戰略中的核心地位。這一政策導向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信心。

人工智能提振市場  

我們預計,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將顯著提升中港企業的盈利能力,為股票市場帶來均值回歸的潛在機會。尤其在科技領域,相關企業有望憑藉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實現估值修復。然而,投資者應保持理性,認識到市場熱情可能推高短期波動,需審慎評估長期成長性與潛在風險的平衡。

美國經驗,警惕單一市場風險

回顧2024年美國股市,人工智能同樣是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動力。根據彭博數據,納斯達克指數在2024年全年上漲約28.6%,創下自互聯網泡沫以來最強勁的連續年度表現。然而,當其他國家(如中國)展現追趕態勢時,市場焦點轉移導致納斯達克指數在2025年初出現明顯回調。

投資者需居安思危

這一歷史經驗表明,即便利好消息推動市場上漲,當估值達到高位時,意外的外部因素或資金流向變化往往會影響升勢,甚至引發調整。目前,中國人工智能市場雖受益於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但投資者需居安思危。特別對於涉及退休資金等長期目標的投資,過度押注單一市場可能放大風險,因此不建議將全部資產集中於單一巿場。

貿易與地緣挑戰

與此同時,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正為投資市場蒙上陰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前曾揚言對中國商品加徵60%的關稅,雖然目前關稅僅上調20%,但未來政策走向仍不明朗。不論最終結果如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

分散勢在必行  

此外,國際地緣局勢的持續緊張進一步加劇市場情緒波動,可能拖累投資回報。若投資組合過度集中於受關稅或地緣政治影響的地區,其波動性將顯著上升。因此,分散投資至不同國家與地區,成為降低系統性風險的必要策略。

多元工具 穩定2025年投資組合

除了地域分散,投資者亦可透過低波動性工具提升組合穩定性,例如高評級債券與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傳統上,高評級債券因其避險屬性在市場動盪時備受青睞。根據彭博數據,隨著今年投資市場波動性顯著增加,彭博環球綜合債券指數自年初以來已上漲超過2%,資金流入趨勢明顯,反映市場對安全資產的需求上升。

另類投資如房地產信託亦展現穩健表現

另一方面,另類投資如房地產信託亦展現穩健表現。彭博數據顯示,富時EPRA NAREIT環球房地產信託指數年初至今上漲4.3%,超越富時世界股票指數的2.6%增幅。更重要的是,REITs通常需將大部分收益以股息形式派發,類似債券的穩定現金流特性使其成為分散風險的理想選擇。透過融入此類工具,投資者可有效穩定整體組合,為2025年的潛在波動市況做好準備。

當前投資市場正處於轉型期

當前投資市場正處於轉型期,中國人工智能的崛起與全球貿易、地緣局勢的挑戰並存。過度集中於單一市場或地區的策略已不再適宜。投資者應重新審視資產配置,透過地域與工具的多元化,構建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以應對未來的機遇與不確定性。

作者簡介:黃俊能現時為永明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擁有超過十年財富管理、經濟分析及制定投資建議的經驗。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及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專業資格。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