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IPO集資總額,高於去年同期接近三倍,創2021年以來最佳開局,高科技及「A+H」公司預計將推動2025年香港IPO市場的增長。
第一季香港IPO市場呈現强勁勢頭
受惠於多宗大型新股上市成功,香港IPO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呈現强勁勢頭。超過10億港元集資額的香港IPO於今年第一季度便有六宗,而去年同期只有一宗。這一亮眼表現延續了2024年下半年的大型新股上市熱潮,並受到DeepSeek日益普及的推動,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内地科技公司的關注。
市場氣氛的改善,加上市場流動性的提升,將為更多高科技公司於2025年來港上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監管機構的鼓勵以及接通國際資本市場需求驅動了「A+H」公司的增長。
第一季全球上市集資額升4%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上市宗數為283宗,籌集了282億美元。與2024年同期相比,集資額上升了4%,上市宗數持平。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在集資額方面領先全球,佔全球IPO集資總額約30%。東京股票交易所因完成2025年迄今為止最大的IPO而排名第三。香港股票交易所則位居第四。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及執業技術主管合夥人劉國賢表示,儘管貿易關稅和利率方面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全球投資者對人工智能及其前景仍保持樂觀。預期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持續吸引市場關注,有助相關企業獲得更好的估值,並抓緊上市時機。
第一季A股市場上市集資額跌34%
A股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集資總額為255億元人民幣, 上市宗數為33宗,與2024年同期相比,集資額下降了34%,交易數量下降了8%。其中,超過35%的集資額來自於6宗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上市項目。
畢馬威中國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行業香港主管合夥人朱雅儀表示,在兩會過後,中國證監會提出了新一輪資本市場優化,旨在推動全面投資改革,優先考慮高質量發展並降低風險。特別是支持尚未盈利但具有高質量的科技初創企業上市,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内地科技公司的創新和發展。
第一季香港五大IPO中三宗來自消費行業
香港IPO市場延續了2024年下半年的強勁勢頭,在2025年初迎來了良好的開局。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共完成15宗IPO,集資額達177億港元,高於去年同期接近三倍,創下自2021年以來第一季度的新高。這一出色表現不僅得益於上市宗數增加了25%,更因為第一季度有六宗IPO的集資額超過了10億港元推動平均交易規模增長了193%。
隨著DeepSeek的普及,市場對中國内地科技公司的興趣顯著增強,對整體市場流動性和估值的提升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香港 2025年第一季度的五大IPO中,三宗均來自消費行業,其中最大一宗IPO為中國内地最大的茶飲連鎖品牌。
申請宗數已增至120家企業
增長勢頭亦反映在IPO申請數量上,目前申請宗數已增至120家企業,較2024年年底86家有顯著增加。這一升勢主要源於本季度有51家企業首次提交申請,而上季度僅有24家。此外,「A+H」上市模式也日益受到青睞,首次提交申請的企業中約有四分之一來自A股的上市公司。
香港交易所最近就有關優化IPO定價流程及公開市場的相關監管框架進行檢討,建議措施旨在為公司在資本管理結構和增強流動性方面提供更大的靈活性,特別是針對通過「A+H」上市模式的企業。
高科技及「A+H」公司預計推動2025年香港IPO市場增長
在2025-26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强調一直致力於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提出一系列支持IPO市場的政策及措施,包括優化審批流程、增加海外認可交易所,以及設立專門的「科企專線」,為有意在香港上市的特專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諮詢和指導服務。
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劉大昌表示,投資者信心的提升以及近期的AI熱潮正促使更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的中國内地科技公司考慮透過特專科技公司通道來港上市。我們還留意到一些規模較大的A股上市公司於近期提交了香港上市的申請。通過聚焦高增長行業並吸引更多 「A+H」公司,香港IPO市場將迎來充滿活力的一年。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