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全球開徵關稅,幾乎是「人人有份」,引發全球股市震蕩,執筆時恒生指數亦出現跌幅。不過,樓市暫時未受影響,清明節長週末三天,指標二手屋苑睇樓量再錄升幅,已創出10個週末的新高。

樓股走勢並不一致

香港樓股走勢「背馳」已有一段日子,香港股市去年開始回升,今年恒生指數一度升穿24,000點,惟「美聯樓價指數」卻回到2016年中水平。由此可見,樓股走勢並不一致,要說股市拖累樓市,略嫌太早。

樓市出現「大手客」蹤影

事實上,樓價一直下跌已開始吸引到一批投資者入市「趁低吸納」。自去年「全撤辣」後,港樓的投資價值抬頭,樓市開始出現「大手客」的蹤影。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的資料,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的一年間,已知的一手大手客(即同一買家於同一月份及同一新盤購入多於一個單位)的個案數目,達到584宗,按年急升接近8倍,涉及單位數量近1,500伙,按年增加接近10倍。除了大手客外,撤辣後一年以公司名義入市的已知買家個案高達2,100多宗,按年急升約5.8倍。由於不少大手客都是長線投資者,所以以上數據均證明投資者已較「全撤辣」前踴躍入市。

內地買家是「大手客」主力

內地買家是這批「大手客」的主力,於一手大手客中的佔比愈來愈高。撤辣後一年,於一手大手客中,涉及內地買家宗數達286宗,按年大增接近17倍,而涉及的單位數目更達714宗,按年激增超過19倍;撤辣前一年,內地買家佔大手客約2成半,而撤辣後一年,佔比已大幅急升至接近5成水平。

新來港者多數「先租後買」

隨著投資者入市,筆者相信樓市有望持續回暖。值得留意的是,港府近年積極吸納人才及學生來港,將香港打造成高端人才匯聚地及高等教育樞紐。根據政府數字,由2022年底至今年1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4萬宗申請,當中獲批的超過28萬宗,為本港帶來新的住屋需求。值得留意的是,新來港者多數會採取「先租後買」的策略,而一般租約期都是兩年,換句話說,由今年開始將有大批「轉租為買」的購買力入市,增加價量上升的動力。

一手成交量可望達至1.9萬宗

總括而言,雖然外圍因素轉淡,但是如果未有進一步的負面消息出現,料對樓市的影響並不顯著。筆者預期,2025年本港住宅物業成交量可望再錄升幅,一手成交量可望達至1.9萬宗,按年升逾2成,並創自2013年《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後新高;估計二手住宅交投達4.3萬宗,按年升近5%,則創4年新高。

香港樓市料轉為「價穩量升」

相信樓價持續回穩,由連續兩年的「價跌量升」,轉為「價穩量升」,除非外圍政經環境出現重大的變化,否則樓價進一步大幅下跌的機會不大。

作者簡介:布少明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騁馳地產代理行業三十載,憑實績由物業代理逐步晉升至管理層,一直緊貼樓市脈搏,對香港地產市場瞭如指掌,更融會豐富實戰經驗,歷年來為無數的家庭完成置業夢,其專欄及樓市分析遍佈全港各大傳媒,不斷為有意置業的人士,提供獨到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