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落實推出「對等關稅」,當中對中國的稅率是34%。中方作出回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本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同時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措施。

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指出,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中國對原產於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有關事項如下: 

  1. 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 
  2. 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 
  3. 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並於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時進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規定加征的關稅。 

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措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世貿組織成員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危害全球經貿秩序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另外,中方再次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11家涉台軍售企業實施制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近年來,斯凱迪奧公司、BRINC無人機公司等11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與台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第二條等規定,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

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商務部亦宣布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任何出口經營者不得違反上述規定。

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有關法律法規,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將相關物項列管,體現了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一貫立場。中方願通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交流機制,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合規貿易。

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

此外,商務部發布公告,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調查是商務部應國內產業申請發起的首起產業競爭力調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三十六條,商務部可就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開展調查。

申請人提交的初步證據顯示,中國醫用CT球管產業起步較晚,產業處於發展期。受進口產品衝擊,國內產業經營困難,產業競爭力受到不利影響。申請人據此請求商務部就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開展調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強調,產業競爭力調查是一項事實性調查,本次調查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不影響正常貿易。調查機關將充分保障各利害關系方權利,依法客觀公正地進行調查。

暫停6家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

國家海關總署公布,暫停6家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海關總署表示,為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保障中國畜牧業生產安全,由於相關進口產品存在檢驗檢疫問題,決定暫停1家美國涉事企業高粱輸華資質,3家美國涉事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並暫停2家美國涉事企業禽肉產品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