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發布《高力市場報告 | 2025年第一季度》,指出由於減息有望,預期今年香港房地產市場雖然充滿挑戰,但亦不乏機遇。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預計將會上升,進一步拖低租金,而零售市場主要由較小型零售商舖和體驗式服務租賃主導,帶動一線街舖租金上升。因物流需求減弱,工業租賃市場主要以第三方物流的續約和搬遷為主。整體投資市場於年初表現審慎,但預計教育相關物業的需求將會上升。
高力李婉茵:預計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將持續上升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及零售顧問咨詢李婉茵表示,香港市場在第一季普遍表現淡靜, 加上今年投資者因去年12月中旬暫停減息而抱持審慎態度。隨著新增供應湧入市場,預計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將會持續上升,導致租金下跌。零售市場則面對相對樂觀的情緒,一線街舖租金按季及按年均錄得升幅,而隨著一系列大型活動即將舉行,預計租金會進一步上升。反觀資本市場,本季成交額由酒店物業主導,佔投資總額45%。展望未來,預計銀行會陸續出售經收回的資產,而聯儲局有可能於2025年年中減息,或可提振投資活動。
香港房地產市表現與展望
|
甲級寫字樓租金 |
一線街舖租金 |
倉庫租金 |
投資總額(港元) |
2025年第一季 (按季變化) |
-3% |
+1.3% |
-1.7% |
63億 (-36%) |
2025年第一季 (按年變化) |
-8.4% |
+2.6% |
-5.7% |
+11% |
2025年預測 (按年變化) |
-9% |
+1.5% |
-4% |
+16% |
寫字樓:第一季整體租金按季跌3%
由於企業對擴大辦公空間的意欲有限,2025年第一季甲級寫字樓的淨需求稍微下降,以致整體租金按季下跌3% 至每平方呎47.2港元。核心區中環/金鐘的租金按季錄得3.8% 跌幅,跌幅較其他子市場大。需求則轉向較小型的辦公空間,按租用樓面面積分類,第一季甲級寫字樓的新租賃中,65% 的交易涉及淨樓面面積為 4,000 平方呎以下。第一季錄得吸納量按季為負22萬平方呎淨樓面面積,空置率達17.5%,而九龍東的空置面積錄得最顯著增幅。
高力香港企業客戶服務主管顏慧萍表示,鑑於今年約有300萬平方呎的寫字樓進入市場,空置率將進一步上升,預計2025年租金將再下跌8至10%。愈來愈多業主採取具競爭力的租賃策略,以挽留和吸引租戶。現有大廈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認證逐漸盛行,數目由2022年的4項大幅增至截至2025年第一季的36項,並顯示符合ESG標準的辦公空間傾向吸引大型或環球企業的租戶。
零售商舖:預料零售市場勢將造好
儘管2025年首兩個月的零售總額按年下跌7.8%,但一線街舖整體租金按季上升1.3%,按年上升2.6%,而中環亦跑贏大市,租金按季上升1.9%。內地和海外品牌主導一線街舖的租賃活動,其中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時代廣場的CR7®Life、裕華國際大廈的Cosme,以及海防道的「福滿傳家」。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及零售顧問咨詢李婉茵表示,預計內地企業今年仍是零售租賃市場的主要驅動力。1,500至2,000平方呎的舖位仍會受現有零售商和營運商追捧,而由於旅客的購物行為由購買奢侈品轉為體驗式購物,較大的舖位將主要吸引大型O2O(線上到線下)營運商。未來數季,隨著啟德體育園啟用,進一步提振入境旅遊,預料零售市場勢將造好。
工業物業:預計2025年租金跌4%
由於潛在的貿易糾紛帶來了不確定性,物流服務的需求仍然疲弱,以致租金按季下跌1.7%,按年下跌5.7%。儘管第三方物流在租賃方面較為活躍,2025年第一季大部分交易均屬續約和搬遷。
高力香港企業客戶服務主管顏慧萍表示,潛在貿易糾紛帶來的不確定性持續之際,高力預計未來數季的租賃仍主要受續約所帶動。而愈來愈多業主採取較靈活的策略,包括減租和提供誘因以吸引或挽留租戶,使租金進一步受壓,預計在2025年租金會按年下跌4%。
資本市場:寫字樓資本價格將進一步跌5%至10%
由於投資者觀望減息的確定性,年初投資市場表現審慎。因此,總成交金額按季下跌36% 至63億港元。其中,酒店物業佔總成交金額的45%,超過28億港元。寫字樓和零售市場的成交量在上季相對較高的基數下錄得按季下跌。蝕讓及銀主盤買賣仍然佔本季成交總額的重要比例 。
2025年第一季,寫字樓和工業資產的資本價值分別按季下跌1.1%和1.2%。高力預期在2025年全年,寫字樓資本價格將進一步按年下跌5%至10%。
高力香港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主管翟聰指出,未來數季,可見市場出現多個可把握投資機遇的跡象。市場普遍仍對聯儲局今年減息步伐保持樂觀,本地借貸成本可能在年中左右下降,同時銀行會繼續出售經收回的物業,為潛在買家提供機會。此外,本地教育機構將在下學年大幅擴大招收非本地學生的人數,使投資者對教育領域的興趣和交易增加,包括學生宿舍、學習中心和校舍。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