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華的「魚蛋論」是其棟篤笑經典理論之一,以「魚蛋」比喻人生中無可避免的「被壓榨」與「妥協」——「你唔食魚蛋,魚蛋就食你」。這套戲邏輯其實可套用於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可從以下角度解構:
1.「關稅戰本質:你唔食人,人就食你」
黃氏魚蛋論核心在「主動權爭奪」。美國發動關稅戰(對中國、歐盟等加徵關稅),表面是「保護本土產業」,實質是全球化下「誰定規則」的博弈。如同魚蛋攤前「你(美國)唔夾走最後一粒,隔籬個西裝友就會夾走」,美國選擇先發制人,以關稅為工具逼他國讓利,反映「經濟叢林法則」。
2.「魚蛋彈返轉頭:關稅反噬效應」
子華神曾調侃魚蛋「彈性」——咬太狠會濺到衫。美國關稅戰同樣「彈傷自己」:
- 消費者變「魚蛋」:中國製商品加稅後,美國企業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如沃爾瑪漲價),等如「平民食貴魚蛋」。
- 供應鏈「魚蛋連鎖反應」:蘋果等企業被迫遷廠,成本暴增如同「為一粒魚蛋搭的士過海」,違反經濟理性。
3.「魚蛋醬油:民族主義調味」
魚蛋論強調「妥協中找生存」,但關稅戰被政治化後,雙方硬食「辣醬魚蛋」:
- 美國以「國安」名義封殺華為,中國以「不可靠實體清單」反制,如同「落重蒜蓉辣椒醬」——短期刺激(民粹支持),長期傷胃(市場割裂)。
- 企業淪為「醬料中的魚蛋」,在兩強間被醃到變味(如台積電被迫選邊站)。
4.「魚蛋哲學終局:雙輸定重生?」
黃子華笑言「魚蛋的真理係冇真理」,關稅戰亦同:
- 「齋噏魚蛋」派(如WTO)呼籲多邊協商,但現實是「攤販已掀桌」。
- 「魚蛋換燒賣」妥協: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像「用魚蛋換燒賣」,各自宣稱勝利但核心矛盾(科技霸權)未解。
結語:關稅戰如「政治版魚蛋攤」
留返條魚蛋籤拮返轉頭
「你以為自己係夾魚蛋嗰個,其實大家都係醬缸入面嘅魚蛋。」
美國關稅戰暴露全球化荒謬性——強權制定規則,但供應鏈糾纏下無人能獨善其身。或許如子華神所言:
「食魚蛋,最緊要認命……但記住留返條魚蛋籤拮返轉頭。」
(註:以上分析純屬抽水,如感不安,建議重溫《男親女愛》減壓。)
作者簡介:陸振球為瀛富資產管理董事、香港恒生大學客席講師、前知名報章財經主編及14本暢銷書作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